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選前軍購 政治意義大於軍事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3 10:42:56  


  作者:畢殿龍 資深評論員

  日前,在台灣強烈的要求下,在北京抗議聲中,美國政府21日正式告知美國國會對台軍售內容,包括為台“改裝”其現有F-16A/B戰鬥機,售台軍用飛機零配件並提供有關訓練項目在內、總價值60億美元的軍事合同。與兩岸關係緊張時期不同,這次軍售與其說是在提升美國對台灣的保護,或者台灣加強自己的安全,不如說是台灣新一年的保護費的日常繳納,行禮如儀的政治秀;而北京和美國方面,也借此展開一場對彼此底線心知肚明的外交角力。所有這些都和政治有染,不是全都關乎安全。

  首先,這次價值60多億美元的軍售,不但不是台灣防務所急需,實際上也無法改變兩岸軍事的平衡。這次軍購,對馬政府來說,更大程度上不是出於安全的需要,而是出於政治的需要。

  國民黨全面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趨於平和,而且按照馬英九的一貫政治主張,如果2012連任成功,短期內並無明顯走向台獨的趨向。而軍購的內容,不但短期內形成不了戰力,即便迅速形成戰力,也無法對抗,在武器方面有系統和全面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大陸。

  面對2012大選,馬政府必須完成這單軍購。這不但是最好的向美國繳納“保護費”的時機,也更是台灣內部政治角力的需要。台灣內部藍綠惡鬥的政治生態,馬政府被描繪成“傾中賣台”,自我放棄武裝的形象。面對2012的選舉,馬政府如果不能完成這單軍購,選戰中被抹黑的可能性會更大。尤其是,如果馬政府不在此時繳納美國對自己的保護費,在藍綠選舉中,就無法確保美國的中立。因為美國政客本來就對綠營有所偏愛。馬政府此時完成這單軍購,不但能夠提前化解綠營在防務方面對自己的攻擊,也在贏取美國的支持,至少是讓美國保持中立方面,吃下一顆定心丸。罵政府這次處理軍購,與2008年剛接任時相比,在平衡北京和美國,北京和台灣,台灣和美國以及台灣內部各種關係方面,顯得更加成熟和智慧。

  此時軍購,比2012年,馬政府連任後或者不能連任再去軍購有更大的益處。如果馬政府連任後再去大量軍購,北京方面反彈的力度要比現在大很多。此時軍購儘管也會讓北京很不愉快,但可以獲得更大的容忍和理解。而這次軍購花費的預算,此時集中用完,加之完成軍購的內容,多數仍屬防禦武器,即便馬英九不能連任成功,也不會給民進黨留下更多的資金,去購買更多,對北京更具挑釁性的武器。對此藍綠兩黨都心知肚明。礙於美國,綠營心中有苦口難開。而北京對美國售台武器強烈的抗議,正好逼迫美國在售台武器時達成,藍營和北京需要的最低默契。

  其次,美國售台武器,也壓根沒有單純從安全的角度,對台灣進行全面評估和提升考慮。美國與其說通過售台武器體現對台灣的安全保護,不如說是借此完成了一大單生意,至於購買什麼並不重要。美國應該十分清楚,這次售台武器不但在提升台灣戰力方面需要時日,即便完成提升,如果沒有美國實質性的保護,台灣面對大陸的攻擊,仍然會潰不成軍。售台武器,不但是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借此體現對北京的強硬政策,也借此舒緩軍火商對奧巴馬政府的壓力。作為美國,不會真正希望和援助台灣達到和北京足以對抗,甚或有更多挑釁資本的戰力。這樣不但會激怒北京,也會讓台灣在兩岸政策上更加脫離自己的有效掌控。通過售台武器,美國也在測試馬政府對自己關係的水溫,保持用台灣制衡北京的政策方面的彈性。

  最後,北京對美國售台武器,必須有自己強烈抗議的立場和動作。美國在需要北京在世界多個層面合作和協助之時,售台武器自然會評估其中風險。但從實際完成的軍售合同來看,已經是充分體現了北京壓力之下的保守版本。這方面美國得到了里子,北京得到了面子。當然,北京方面自身不會滿足於僅僅獲得面子,也要通過抗議美國對台軍售,遏制美國今後想台灣售出更多、更先進武器的壓力,更要通過這個機會在世界範圍內獲取更多外交甚至是軍售方面的好處。

  總之,兩岸關係越和緩,美國越缺少售台武器的正當性;兩岸關係越和緩,台灣軍購的政治意義越會大於軍事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