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戴秉國首提亞太問題“舒適度”意味深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4 09:53:18  


  作者:桃源鷺 福建廈門 市民 

  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安全防務論壇,帶有濃厚的“大西洋色彩”,也是觀察歐洲安全政策走向的重要交流平台。

  上周日,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第三次“核心小組”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採取一些內部研討的形式,與會代表圍繞“中國與跨大西洋國家:應對全球安全挑戰”這一主題,就涉及全球及地區安全的重要問題深入交流看法,有助於增進中國與跨大西洋國家的相互了解與信任。

  本次北京會議,中方關於當下亞太形勢變化的看法更是引起各方關注。21日,國務委員戴秉國在中南海會見了來京出席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第三次核心小組會議的外方與會人員。據外交部網站消息,會見時,戴秉國介紹了對當前國際形勢變化的看法和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並就亞太問題發表了四點意見。

  戴秉國認為,21世紀應是人類地球家園和平、發展、合作的世紀,這個星球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亞太地區,也應當是一個和平、發展、合作的世紀。戴秉國說,亞太地區要做和平、穩定、繁榮的維護者和促進者,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戴秉國表示中國作為亞洲大家庭的一員,十分珍惜亞洲地區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同亞洲國家一起,為維護和促進亞洲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繼續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戴國務委員的亞太問題看法中,首次提出了亞太問題“舒適度”的新說法,他說,亞太地區很多方面的情況不同於其他地區,在亞太地區做什麼,不做什麼,怎麼做,什麼時候做,等等,都要從這個地區的現實情況和積累的寶貴經驗出發,充分協調,聽取本地區各國的意見,照顧大家的舒適度。

  我們知道,無論是夏威夷APEC峰會,巴厘島的東盟、東亞峰會,短短十天,美國一直在強調“美國的太平洋世紀”這一個口號,極力推行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思維。但是,高調宣稱自己是太平洋國家的美國,從姿態上卻是“盛氣淩人”領導者的單邊思維,亞太相關國家雖有部分附和者,但相當多國家還是冷眼靜觀;畢竟,亞太更需要的是包容的、“照顧大家的舒適度”多邊合作共治框架,而不是美國所鼓吹的單邊主導的地區安全格局。

  21日,唐家璇在會議歡迎晚宴上的主旨演講就主張,中國倡導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始終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堅定力量。唐家璇指出,步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亞洲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的地位也持續上升。那麼,如何保持亞洲穩定發展的大好局面呢? 

  唐家璇說,歷史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應充分尊重亞洲多樣性的特點,妥善處理髮展與穩定的關係、發揚協商一致、開放包容的精神以及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顯然,唐家璇的演講和戴國務委員的亞太問題看法是相融和互為補充的,戴秉國的“在亞太做什麼,要照顧大家的舒適度”應是有所指的,也表露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亞太國家的心聲。

  那種傲慢而非謙遜、獨大而非對等、遏制而非合作的“單級” 冷戰思維,哪來的“舒適度”呢?相信也難以博取區域國家的支持,也無助地區的穩定發展。

  當下,全球經濟風聲鶴唳,“風景這邊獨好”的亞洲,需要的是合作與互信,需要的是和平與發展,戴秉國意味深長地首提亞太問題“舒適度”,充分表明中國致力於倡導包容平等、合作共贏的亞太多邊戰略格局,維護地區的和平共榮的堅定力量。

  亞太地區是全體亞太人民的共同家園,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任何作為都要考慮大家關切,尊重各方意見的;如果“一意孤行”,只顧“舒適”了自個,而不看別人“舒不舒適”,恐怕別人也難以給他“舒適”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