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蘇東坡市長怎樣為民眾辦實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5 10:58:16  


  作者:杜克強 江西南昌 退休公務員

  蘇東坡市長怎樣為民眾辦實事 
  ——林語堂著《蘇東坡傳》閱讀札記 
 
  蘇東坡,我知道他是一位文學家兼畫家、書法家,曾讀過他一些膾炙人口的詩篇。而讀了《蘇東坡傳》之後,才知道蘇東坡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傑出的公務員。他出任杭州市長期間為民眾辦了不少實事,體現了他不凡的政績觀,足可供今天的市長們借鑒。

  蘇東坡在元佑四年(一○八九)七月到達杭州,任浙西軍區鈐轄兼杭州太守,大約相當於現代的軍分區司令員兼市長,時年五十二歲。他在杭州為民解憂的許多佳話一直流傳至今。

  一是嚴控CPI,千方百計平抑糧價。
 
  蘇東坡市長一上任就為一項迫切的民生問題忙得要命。他到任那一年糧食收成不佳,米價大漲。七月間60文一鬥,到九月間漲到95文一鬥。季度CPI為58.3%。蘇市長立即籌劃到20萬擔官糧,平價賣出18萬擔,使每鬥米價從95文跌到75文,降幅21%。

  蘇東坡根據天氣情況預測來年將有大災,及早動手不斷購糧豐盈倉儲,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災荒。而購糧所需巨款卻不是市財政能解決的。蘇東坡在半年之內給攝政的皇太後和朝廷上表七次,陳述實情,籲請急速設法。他呼救不停,使朝廷大員厭煩。而若干朝廷的特使正在當地,知道蘇東坡所言屬實,卻一言不發。總之,除去蘇東坡,別人都無動於衷。蘇東坡看了朝廷公報,不覺大怒:好多鄰近地方的官員都奏報豐收有望,無人陳明新近的暴雨和發生水災的可能性。朝廷大員喜聽“形勢一派大好”,一些不負責任的地方官員則樂得投其所好。

  皇太後對蘇東坡比較信任,後來給杭州撥了100萬貫款項。顯然不夠,蘇東坡奏准將修繕官衙的基建款項挪作購買糧食,他將積穀防饑當作第一要務。這時商人囤積居奇,蘇東坡只得按商人開出的高價收購。果不出他所料,米價一路飛漲。冬季一到,蘇東坡開始以平價出賣官倉存米,官府賠錢在所不惜。

   蘇市長不惜動用財政經費並爭取中央撥款,高價購儲官糧而以平價售出,民眾得了實惠。而財政卻沒有餘錢搞什麼面子工程。在蘇市長看來,市長的“面子”遠不及民眾的肚子重要。

  二是疏浚西湖,保障民眾飲用潔淨水。

  杭州很多民眾飲用鹽分較多的運河水,要不然就花錢買山泉匯聚的西湖淡水,可要1文錢一桶,貧民吃不起。這讓蘇市長很揪心。18年前,蘇東坡做杭州通判時,曾幫助修理毛竹做的輸水管,到此時輸水管已然破壞。而蘇東坡此時可用市長的權柄將事情做得更好:用堅固的膠泥燒成陶瓦管代替毛竹管,上下用石板保護。這個計劃需款甚多而市財政缺錢,他以軍分區司令員身份調派1000官兵參加此項工程。結果工程質量好,時間也快。杭州城中家家都有西湖的淡水喝,也讓郊外的兩個軍營有了淡水供應。

  輸水管道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由於淤泥壅塞、湖草蔓生而使西湖容量日小,淡水不敷全市人口飲用。蘇東坡市長決心清理淤泥蔓草。此項工作需要20萬人工∕日,預算達34000貫,他設法籌得一半,報請中央立項支持,獲皇太後恩准撥款17000貫。蘇東坡市長開始同數千工人、船夫一起忙活,費時四個月得以竣工。

  工程完畢後,堆積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如何處理又成了令人困擾的難題。蘇東坡實地考察後發現,西湖南、北兩岸居民順著婉蜒的湖邊步行到對岸必須繞道數裡之遙。於是決定用挖出的淤泥修一條直貫南北兩岸的路堤,將湖面分隔為裡湖、外湖,大大縮短往返路程。除供人們步行之利,沿堤垂柳和6座拱橋及9個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湖中的惡草不再滋生。蘇東坡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沿岸部分湖面開墾出來讓農民種菱角增收,條件是必須承諾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還向中書省上書,請求確保向菱角種植戶收的稅,必須作為保養湖堤、湖體的專項資金。
筆者曾到過幾次杭州,每當走在風光旖旎的蘇堤上,都沒有想到這是當年蘇東坡市長緣起於解決民眾飲水難而別具匠心的一項系統工程。
三是改造河道,解決交通瓶頸問題。

  杭州有兩條運河以南北方向穿過城區,成為該地運輸主動脈。那兩條運河需要注入海水才能保持一定水位以利行船。錢塘灣的海水夾帶淤泥從閘口進入河道,使河床增高,客貨船舶難以通行。一只船靠人、畜拉纖也要好幾天才能出城。而定期疏浚河床費用很大,難以籌措,且挖出的淤泥堆積住戶門前,居民不堪其苦。

  蘇東坡向專家請教後,啟動了一項交通基礎工程。即在離市區較遠且人口稀少的地方新建一座水閘,海潮高時關閘,潮低時再放水,這樣引進的海水淤泥量較少,從那裡流進市區河段之前,已在遠郊沿途沉澱,變得更為乾淨。為保持城內運河的水位,蘇東坡又在城北餘杭門外開了一條新運河,與西湖相通。這樣,運河水源豐沛,水深達到前所未有的8尺,不但船運暢通,而且避免了疏浚城內河段的花費與麻煩。這是他在杭州第一項工程,始於他到任後三個月後的10月,次年4月竣工。

  四是發展公共衛生事業,紓解民眾看病難。

  杭州城有五十萬人,且海陸行商雲集,往往有病疫流行,卻沒有一家公立醫院。

  蘇東坡將其在其他地方為官時的做法移植到杭州任上,將一些歷經證明確實有效的藥方,用大字抄貼在市鎮廣場,向一般百姓推介。但是,蘇東坡對這些零星無組織的幫助病人的辦法,頗不滿意。

  蘇東坡決心建一座公立醫院。他從市財政裡撥出兩千緡,自己又捐出五十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眾安橋,建立了一家官辦醫院“安樂坊”。據《蘇東坡傳》作者說,這個“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三年之內治療了一千個病人。蘇東坡選拔一位懂醫的道士主辦此醫院,報請朝廷酬以紫袍和金錢。後來,此醫院遷到西湖邊,改名為安濟坊,蘇東坡離開杭州後,還照常為人治病。

  五是體恤民憂,視平民如手足。

  當時杭州還沒有信訪辦之類機構,蘇東坡市長了解民眾疾苦的辦法之一就是在親自審案中傾聽涉案人的申述。

  有一個年輕人因欠債受審。審問中,蘇東坡得知:他家開了一家扇子店。去年其父去世,留下了一些債務。而今年春夏多陰雨,扇子賣不出去,故而無力還債。蘇東坡深表同情,便叫那年輕人回家拿來20把素絹團扇。蘇東坡當即提筆在扇子上寫字作畫,然後叫年輕人拿出去賣。年輕人抱著團扇走出衙門,立即有好多人將他圍住,爭著拿1000個錢買一把有蘇東坡書畫的扇子,不幾分鐘,扇子被搶購一空。年輕人終於還清了欠債。

   一個由鄉間赴京趕考的老書生,因涉嫌欺詐而被捕。原來那個書生帶著的大件行李上面寫著“交京都竹竿巷蘇子由侍郎(蘇東坡的弟弟)”,下面署名“蘇東坡”。遂被以欺詐問罪。蘇東坡問明原委:書生家貧,鄉人合夥送兩匹綢子給他做盤費趕考。他擔心沿途稅吏抽稅,等到京都恐怕剩不到一半。就鬥膽將蘇東坡兄弟的名字寫在行李上。蘇東坡聽罷頓生憐憫,吩咐手下把行李上的舊紙條撕去,親自寫上收件人蘇子由、寄信人蘇東坡。並且給弟弟蘇子由寫了一封短信,交給那個雙手顫抖的書生帶去。終使老書生平安到京,並順利考中。
 
  這位嗜書如命的蘇東坡,在一年半市長任內竟沒時間翻過書,竭盡心力為民眾辦實事,經常工作在第一線。大熱的夏天,中午也不回衙,總是躲在廟裡睡個午覺。他拋下官帽,脫下官袍,在躺椅上伸展四肢以解疲乏,最大的奢侈是讓僕人按摩一下兩條腿。這時僕人看見他已經用最賤的頭繩把頭髮系在頭頂上了。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間,蘇東坡實現了公共衛生方案,包括一個清潔供水系統和一座醫院,他又疏浚了運河,修建西湖,穩定糧價,單打獨鬥地展開救濟饑謹的工作。這是何等襟懷,何等氣魄,何等效率! 

  有雲: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這就是蘇東坡市長的政績觀。他在杭州一年半的辛勞付出,終贏得“千古高風說道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