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北京會談》的總結與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10:56:04  


表三
表四
表五
 
  第三個子題是:兩岸政治安排與和平發展(討論是否需要政治安排,政治安排的路徑與內涵應如何?)。

  從邏輯來看,兩岸之間的“認同”與“互信”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石,但從兩岸關係來看,經濟互利的強化,社會認同的提升,都是為了兩岸政治互信的確立,而兩岸官方若能搭起政治互動的橋樑,才能對兩岸政治互信確立基礎,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兩岸之間的政治安排本身是個大難題,而且是關鍵性的難題,綜合學者、專家的發言,可以區分為大陸學者與台灣學者兩邊,就其內容則有從理論層次來思考的,從制度層次思考,及方法路徑層次等,如此的歸納之後,學者、專家的發言內容,就可以安排成為2×3的行列如下:

  (表三)

  第四個子題是:國民黨、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目前兩岸的執政黨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從兩個黨的全名,也可以推測到兩黨在兩岸的問題上,具有可溝通性,但是目前在台灣的最大在野黨,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與執政黨有著相當的差異,因此,目前兩岸的執政黨在兩岸關係上,任何的構想和安排為求其可行性和長久性,必須使在野黨有參與的機會,故而理解台灣的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差異,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大會在大家討論政治安排之後,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到在台灣兩個政黨的差距,學者在發言中,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兩黨在兩岸定位、兩岸價值觀、兩岸交流評價、對台政策之分歧等方面比較兩黨兩岸政策上的不同,自然可以設計出2×4的格式,清楚地區分:

  (表四)

  第五個子題是:綜合討論:認同互信與政治安排(討論如何透過強化認同互信與政治安排來深化及鞏固兩岸關係)。

  個人相信綜合討論的設置,一方面是提供學者,一個綜合性思考兩岸議題的時間,彌補了前四場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參與者對兩岸這樣複雜的議題有一個立體思考的機會,而重點在於深化及鞏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綜合學者、專家的發言,分別從鞏固和深化兩個層次,鞏固意即兩岸官方已經啟動的作為,深化概指仍在鼓吹和溝通的觀念和想法,也有是對上述想法的反省和建言;對象仍區分為台灣、大陸。因此,在內容上,呈現出3×2的格局安排,如下:

  (表五)

  當然在我們建立分析的框架之後,我們會發現若干發言是無法被放置的,在此情況下,首先是從重要性去決定對發言內容的取捨;同時也審視架構的完整性(不足者應增加項目以使容納新的內容)和週延性(重新對既有的項目賦予定義),有時我們也需要重新調整架構;再則我們也可以深度思考發言內容,以便發掘兩者的關聯性尋找出適當的放置位格。在本小組的發言中,有些爭議的意見,就被另外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