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社社評 ->> 昨天論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特朗普新版禁穆令針對伊朗更加明顯
http://www.CRNTT.com   2017-03-23 00:00:47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評論員 樂國平)特朗普上台後“說到做到”,立即頒布了禁止7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公民進入美國的政令,涉及伊拉克、伊朗、敘利亞、也門、索馬里、利比亞和蘇丹。這項政令引起了美國國內輿論的分裂,特別是商界精英重視中東北非市場與雇員,明確表示反對,最終,在美國司法部門的努力下,該禁令實行一周後遭到擱置。

  然而特朗普並不灰心,他的“禁穆令2.0版”在近日出爐,允許了持有美國綠卡的這些國家公民入境,但新版政令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剔除了伊拉克。其中原因,主要是伊拉克是美國的盟友,不過也有消息指伊拉克政府給予了美國更多利益讓步。

  因此,目前禁穆令包括6個國家,其中敘利亞、也門、索馬里、利比亞4國處於混戰狀態,缺乏有效管制全國的強有力政府,蘇丹則位於非洲腹地。這些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本身就難於上青天,多數只能以難民身份入境,這些國家脆弱而赤貧,面對特朗普的“欺壓”也難以反制。因而,特朗普針對這些國家的公民實施禁入,“捏軟柿子”的特征明顯。

  剔除伊拉克後,伊朗在禁穆令中更加惹眼。伊朗既不是四分五裂的動蕩國家,也不是一貧如洗的“失敗國家”,雖然伊朗國民以穆斯林為主,但伊朗是什葉派國家。相較於“基地”、IS等組織成員的遜尼派背景,什葉派在當今國際舞台上非但不是恐怖分子,反倒屢屢成為遜尼派極端分子的受害者。因此,無論是以“貧窮動蕩”為借口,還是以“輸出恐怖主義”為說辭,特朗普政府針對伊朗公民入美實施禁令都站不住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