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美經貿摩擦白皮書(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8-09-24 15:29:56


   知識產權行政主管部門採取了積極主動的保護措施,行政執法力度持續加強。中國實施行政、司法雙軌制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不僅可以尋求司法保護,還可以尋求行政保護。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構建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於一體的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建成了基本覆蓋全國的“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網絡。專利、商標、版權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了強有力的主動執法,有效保護了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2011年11月,中國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成立了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形成由29個部門參與的常態機制。2018年,中國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專利執法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執法力量得到整合與加強。

  中國日益加強的知識產權保護為外國企業在華創新提供了有效保障。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從2012年的117464件增加到了2017年的135885件(注1)。來自國外的商標註冊申請量從2013年的9.5萬件增加到了2017年的14.2萬件,同期存量商標到期續展申請量從1.4萬件增加到了2.0萬件(注2)。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認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不斷改善,過去十年間中國使用外國技術支付的專利授權和使用費增長4倍,2017年為28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其中為本國境內使用的外國技術支付費用的規模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注3)。

  美國企業因中國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獲益豐厚。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統計,2016年中國向美國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79.6億美元。中國國家版權局、商務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自美國引進版權近2.8萬項。在商標方面,2002-2016年,美國在華申請轉讓商標5.8萬餘件,佔中國商標轉讓申請總數4.54%。在文化方面,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影片31部,給美國帶來近6.5億美元收入。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肯定。2011年,中國海關被全球反假冒組織授予全球唯一的“反假冒最佳政府機構獎”。2012年,中國公安部經偵局被全球反假冒組織授予“2012年度全球反假冒執法部門最高貢獻獎”。2011年5月9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表示:“中方在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美方願向中國和其他國家出口更多高科技產品,這符合雙方的利益。”(注1)2018年2月,美國商會全球知識產權中心發布《2018年國際知識產權指數發展報告》,該報告分40個指標對全球範圍內50個經濟體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進行評價,中國位居第25位,較2017年上升2位。

  (五)不應將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歪曲為一種推動企業通過併購獲取先進技術的政府行為

  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隨著中國企業經營能力提高,根據企業配置資源和開拓市場需要,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自主向海外發展,這符合經濟全球化潮流。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中國政府支持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在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和國際規則的前提下,對外投資和拓展國際市場,政府為企業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便利化的服務。美國將中國政府支持企業走出去,判定為一種推動企業通過併購獲取別國先進技術的政府行為,是缺乏事實依據的。

  此外,中國對美直接投資中,技術尋求型投資占比實際上很低。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統計,2005-2017年,中國企業在美232項直接投資中,僅有17項涉及高技術領域,其他大部分分布在房地產、金融以及服務業等領域(注1)。

  (六)不應脫離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指責中國的補貼政策

  中國認真遵守世界貿易組織關於補貼政策的規則。補貼政策作為應對市場失靈和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手段之一,被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使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一直積極推進國內政策領域的合規性改革,切實履行世界貿易組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各項義務。

  中國遵守世界貿易組織關於補貼的透明度原則,按照要求定期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國內相關法律、法規和具體措施的修訂調整和實施情況。截至2018年1月,中國提交的通報已達上千份,涉及中央和地方補貼政策、農業、技術法規、標準、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等諸多領域。2016年7月,中國政府按照有關規則,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了2001-2014年地方補貼政策通報,涵蓋19個省和3個計劃單列市的100項地方補貼政策。2018年7月,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了2015-2016年中央和地方補貼政策通報,地方補貼通報首次覆蓋全部省級行政區域。

  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推進產業政策的轉型。2016年6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要求規範政府行為,防止出台新的排除、限制競爭的支持措施,並逐步清理廢除已有的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2017年1月,《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進一步要求,各部門制定外資政策要進行公平競爭審查。2018年6月,《國務院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專門針對外商投資准入進行限制。《通知》要求,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各地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及時解決外商投資企業反映的不公平待遇問題,各地不得限制外商投資企業依法跨區域經營、搬遷、注銷等行為。

  中國農業市場化程度持續提高。2015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放開煙葉收購價格,標誌著中國在農產品價格領域已完全取消了政府定價。2004年以來,在市場定價、自由流通的基礎上,中國政府為維護農民基本生計,當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價格過度下跌時,對部分農產品實行托市收購制度。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托市收購政策的改革力度,定價機制更加市場化(專欄4)。

  (此處插入專欄4,內容請見新華社新聞圖片專線所配發的相關稿件)

  (注1)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年報2012》、《專利業務工作及綜合管理統計月報2017》,其中2017年數據為發明專利申請量。

  (注2)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中國商標品牌戰略年度發展報告(2017)》。

  (注3)尼古拉斯·拉迪:《中國:強制技術轉移和盜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2018年4月20日。

  (注1)中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2011年5月10日。

  (注1)美國企業研究所網站(http://www.aei.org),《中國在美國的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