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電影的票房霸主與文化符號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4 10:43:46  


 

  觀眾和票房是馮小剛的硬道理,“馮氏電影”成為中國觀眾的娛樂品牌。

  從1997年一部“在中國現代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的《甲方乙方》橫空出世開始,中國電影觀眾的娛樂節目單里就再沒有缺席過“馮氏電影”。當張藝謀憑借文藝片在海外屢屢獲獎,一再拓展自己的江湖地位之時,馮小剛則立足本土獨創了自己的門派“賀歲片”,用特有的方式在中國觀眾心中扎根。

  早年間闖蕩各大國際電影節的經歷,讓張藝謀積累了非同尋常的國際影響力,而直到今天,馮小剛握在手里的獎項還是寥寥,海外市場更是他的一大“死穴”。

  面對只有票房、沒有獎杯的質疑,馮小剛坦言:“曾經有很看重獎項的時候,後來我覺得別老被這事牽著鼻子走,這人啊,你有不同的欲望,有時候就是說我有得獎的命,也有不得獎的命,不能什麼都鑽進去。”但觀眾和票房從來都是馮小剛的硬道理。“表達人的情感,我覺得在任何時候,觀眾都是最買賬的。”馮小剛表示,自己和觀眾之間有條暢通的通道,連接這條通道的,其實就是情感。

  在導演賈樟柯看來,馮小剛有很誠實的商業片態度,並且很忠誠這種態度,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在商業電影,知道觀眾的需求,然後通過電影去適應和滿足這些需要,去拉近同中國觀眾的距離感”。

  張藝謀成為海內外眾所皆知的中國文化符號,中國電影大師之譽非他莫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