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電影的票房霸主與文化符號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4 10:43:46  


 

  而張藝謀自走上市場之路以來,《紅高粱》時代張揚醇厚、令人驚艶的文化底蘊卻在一路消解,除了小製作《千里走單騎》靈光稍現,其餘皆是華麗有餘內涵不足:《十面埋伏》披著武俠的外衣講述一個三天移情別戀的惡俗故事,《滿城盡帶黃金甲》盡情渲染宮廷權謀爭鬥、亂倫殺戮的人性黑暗,而罩著“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作品”光環上馬的《三槍拍案驚奇》,更是89分鐘的驚悚懸疑加嬉皮笑臉,3分鐘的二人轉加大秧歌,盡顯創作者蒼白無力的藝術訴求,在不知所雲中讓中國電影離觀眾越來越遠。

  就像《夜宴》很不馮小剛,《三槍拍案驚奇》也很不張藝謀。張藝謀憑借《三槍拍案驚奇》出擊驚悚懸疑喜劇,既是一貫的“絕不重複自己”的張氏信條,同樣也是對當下繁複的古裝大片的一次“叛逆”和“反擊”,如同當年的《一個和八個》對傳統中國電影的“革命”一樣。

  其實早在《三槍拍案驚奇》上映前張藝謀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就是一部商業娛樂、惡搞片,“這是我惡搞的底線,星爺那般我學不來”。甚至老謀子反覆強調,我不是“國師”,要做普通人。

  但“張藝謀”三個字早已成為海內外盡人皆知的文化符號,旱澇保收的金字招牌,無論是什麼樣的作品,只要打上張藝謀這三個字,必定平趟院線,穩占檔期。有業內人士就曾表示,張藝謀的片子,雖然不敢說每一部作品都叫好,但“張藝謀的電影再爛,他也是中國電影的大師”。

  因為《唐山大地震》,馮小剛被美國傳媒譽為“中國的斯皮爾伯格”,可他仍舊自稱不是正規軍,只是“一只野兔子”,因為曾幾何時,張藝謀、陳凱歌就像壓在他前面的兩座大山,可望而不可即。

  從賀歲之王到悲情之父,每當觀眾即將審美疲勞時,馮小剛就會華麗轉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