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二月二龍抬頭 春耕前最後的狂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7 10:24:02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二月二日》詩中所描繪的,農歷二月至,中國人又迎來了春季里的另一個節日——春龍節。

  “龍抬頭”的傳說

  今年3月6日,即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也被稱作“龍抬頭日”、“青龍節”、“春龍節”等。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自古以來,人們在這一天祝願一年風調雨順、物阜民豐。“龍抬頭”的傳說是這樣的:相傳武則天稱帝惹惱了玉帝,玉帝便令龍王不得向人間施雨,導致連旱3年。龍王憐憫百姓,便私自布雲施雨,結果被玉帝打下凡間,壓在山下。玉帝規定:要想龍王上天,除非金豆開花。為救龍王,人們終於在二月二想到:玉米不就是金豆嗎?於是家家戶戶都爆玉米花呈貢,玉帝無奈,便將龍王召回天庭。這就是“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

  其實,“龍抬頭”的說法源自星相變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全天恒星分為“三垣”和“四象”,其中“四象”即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4個方向。隨著地球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季節轉換。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露頭”。蒼龍由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每年二月初二的傍晚,人們能看到蒼龍的角(角宿)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隨著時間的推移,龍喉(亢宿)、龍爪(氐宿)也會相繼出現,這就是所謂的“龍抬頭”。

  事實上,這一天正值驚蟄、春分前後,古時候人們相信蟄伏一個冬天的龍王從這天開始就要抬頭活動,為了祈禱風調雨順,人們便將這天作為節日,祭祀為人間送來雨水的龍王。此外,在中國南方很多地區,這一天還被認為是土地神(社神)之生辰,故又稱作“土地公生日”或“伯公生日”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