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藝術品拍賣怎麼老出天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1 09:23:59  


圖為中國嘉德2011春拍古代及近現代書畫聯合夜場拍賣現場。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光明日報》報道,1935年,71歲的齊白石(自署73歲)因為懷疑家里進盜賊,起身捉賊時不慎腿骨脫骱,險些落下殘疾。齊白石生前對自己的畫作及財產十分小心在意,即便如此,當時他恐怕也很難預料到,再過70多年,自己的作品會超過4億元的價格。

  今年5月22日,在嘉德春季拍賣會上,齊白石的一幅歷年所見尺寸最大的書畫作品——《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新紀錄。近兩年來,各類拍賣會上藝術品頻頻以出人意料的天價成交,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從客觀條件上看,中國以往的藝術品交易,是採取兌價的形式——買家和賣家私下對藝術品進行估價,雙方都滿意則成交,其價格被視為商業機密。因為兌價交易,以往中國的藝術品價格常被低估,比如在英國的市場上,一些中國近代書畫家的作品只賣十幾英鎊。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恢復拍賣行業以來,藝術品的交易從兌價形式逐漸變為了競價形式,藝術品的價格因為公開透明而產生了競爭,從那時起中國的藝術品價格開始一路高漲。

  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所以社會上興起了藝術品收藏熱。不過從2003年至2008年,中國的拍賣市場基本維持一個穩定的價格水平。自2009年秋季拍賣開始,拍賣場上突然頻現超過億元的天價交易。究其根由,不可否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經濟快速回暖,大量資金從房地產、股市等領域流向收藏品市場,尋求投資獲益,使得中國書畫拍賣迅速邁入億元時代。此次齊白石《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就是投資人劉益謙歷時6年,分別以500萬元和1500萬元購入畫作和書法,合成“全璧”,最終在今年以創紀錄的價格成交。從2000萬元到4.255億元,價格漲了20多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