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是誰翻譯了“可口可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6 10:13:44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解放日報》報道,可口可樂能在中國所向披靡,除了積累百年的品牌,還因為它有一個無可比擬的中文名字。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稱,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

  可口可樂四個字生動地暗示出了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好喝、清爽、快樂——可口亦可樂,讓消費者胃口十足,“擋不住的感覺”油然而生。也正因如此,可樂逐漸成為飲品類的代名詞和行業標準。據說,PEPSI在進入中國時也被翻譯成“百事可樂”,而不是“百事”。

  可口可樂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大家可能早有耳聞,但它的命名過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1886年,美國亞特蘭大市的藥劑師約翰.潘伯頓無意中創造了可口可樂。他的助手,會計員羅賓遜是一個古典書法家,他認為有兩個大寫字母C會很好看,因此用Coca-Cola作為這個奇異飲料的名稱。

  20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已在上海生產,一開始翻譯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蠟”,被接受的狀況自然可想而知。於是可口可樂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出口公司,公開登報懸賞350英鎊徵求譯名,當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便以“可口可樂”四個字擊敗其他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