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80後主題餐廳 文化與身份引共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3 09:47:03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中國網報道,隨著中國內地的“80後”步入社會,“80後”主題文化日漸流行,涉及餐飲、家居、服飾等領域,吸引大批年輕人找尋“校園時代的成長記憶”。作為一個社會人口學概念,“80後”是指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人,特指中國大陸實行計劃生育後所出生的一代人。據統計,中國這個群體目前已超過2億人。

  12日中午,中新社記者走進坐落於西安南郊的“80後模樣”主題餐廳, 看到已是座無虛席,所有顧客均整齊劃一地佩戴者一個共同的標識---紅領巾。環顧四周,從牆壁上張貼著的畢升、李時珍等畫像,牆角上高懸著大三角尺,到桌上放置的搪瓷杯與書架上擺放的小學課本,處處體現著“80後”的校園情結。

  近年來,中國各地悄然間湧現出不少以“80後”為主題概念的餐廳,其中“上課式的吃飯模式”成為吸引年輕人就餐的最大賣點。時針指向12點,餐廳老板兼“校長”陳浩騰宣布開始上課,“同學們”全體起立齊喊“老師好”,而未佩戴紅領巾的同學將被罰站1分鐘。

  “80後”白領徐慶林表示,如果只是為了品嘗美食,這裡並非最好的選擇——因為吃得“有點累”,吃飯同時還要想著上課的內容,但喚醒這代人記憶的好地方非這裡莫屬。同為“80後”的陳浩騰說,能夠讓懷舊文化與20世紀80年代一代人的“特殊”身份在“80後”主題餐廳得到共鳴,是他開辦主題餐廳的初衷。

  記者發現, “80後”的消費意識與能力都較強,客觀上形成了巨大的市場,並催生出如北京的“8號學苑”,上海的 “希望小學堂”及山西的“80後廚房”等一大批“80後”餐廳,推動了這一主題經濟的迅速發展。陝西省社科院專家方海韵稱,“80後”主題餐廳的悄然興起,適應的是社會年齡構成變化的現狀,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如今都已成年,開始進入社會,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開始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