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茅盾文學獎風波:“豬肉”不是想分就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09:20:22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 who and who?

  時隔四年,中國“最高文學獎項”茅盾文學獎(以下簡稱“茅獎”)再次回歸。《你在高原》(張煒)、《天行者》(劉醒龍)、《蛙》(莫言)《推拿》(畢飛宇)《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仍然是質疑聲不斷,從8月7日首輪投票開始,到8月20日結果公布。茅盾文學獎是否成了“主席文學獎”、評委是否讀完450萬字的《你在高原》以及《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參評是否違反評獎條例等話題不斷湧現,一次次把茅獎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主席獎”

  茅獎的第一波爭議來得非常突然。5月16日,本屆茅獎公示了180部符合茅獎參評條件的作品。8月7日,首輪投票後,又產生了81部備選作品。

  81部備選作品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因為排名前十位作品的作者幾乎都為省級作協主席、副主席。網友質疑,茅獎是否真的已經淪落成作協內部的“分豬肉”大賽,成了“主席文學獎”、“作協會員獎”?

  簡單稱茅獎為“主席文學獎”確實有失偏頗。“作協”這個官方的作家協會本身對作家並沒太大的約束力,很大程度上只能說是一種“榮譽稱號”。由於歷史和時代原因,中國最優秀的一批老牌文學寫作者幾乎都進入了作協系統。而文壇斷層又極為嚴重,青年作家難當大任。獲獎者均為作協成員也就不足為奇。

  今年的茅獎也有意改革,以增加評選透明度。不僅新成立了62人的大評委會,同時還首次採取實名投票。這種改變,可能也直接導致了劉震雲和莫言這兩位同“作協”關係並不那麼親密的作家的當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