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掉書袋如高級“知音體”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勇專訪
有的文字濃妝艶抹披紅掛綠
記者:您最早讀董橋是什麼時候?對他的作品有什麼印象?
趙勇:當年經常看《讀書》雜誌,在上邊看見柳蘇的推薦文章,第二年董橋在大陸出第一本書《鄉愁的理念》,我就買來讀了。
讀完《鄉愁的理念》之後,我覺得董橋的文章跟自己的欣賞趣味不太吻合,感覺他掉書袋太多,有賣弄的嫌疑。後來看到一個說法,說董橋“何止是掉書袋,通篇盡是書袋”,這個說法跟我的感覺很相似。
他的東西,可以翻翻看看,但也僅此而已。他的文章猛一看,覺得有些意思,有點趣味,可以增長知識,這是董橋創作的價值,但再往下走,就不好說了。我對他的整體印象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小。小格局,小理趣,小聰明,小機靈,小資調,而最終就成了魯迅所說的那種“小擺設”。而且他的文章,脂粉氣比較濃,讀多了總感覺不太舒服。
記者:您怎麼看文字的“脂粉氣”?董橋認為,天下好文章都是“做”出來的,“真”不過是假得好,弄假成真。
趙勇:我給學生上課時就講,如果粗略劃分,有兩種文學,一種是從心裡自然而然“流”出來的,不吐不快的;一種是因種種原因“造”出來的。我感覺董橋的文字“造”的痕跡比較濃。
從古到今,好的文學都是絕假存真,避免矯揉造作。為文造情,或為文造理,可能都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董橋的文字的確太雕琢也太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