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化泛漫化及其民生取向字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2 07:14:31  


 
  那麼,“文化泛漫化”對這個時代的文化意味著什麼?毫無疑問,這種文化景觀令許多有追求、有擔當、有建樹的文化人憂慮並焦灼,他們覺得泛漫化的文化代替不了嚴謹、認真的文化創造,覺得文化人對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局面負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在某種意義上,我倒傾向於視泛漫化的文化為文化多樣化的一個有機構成,也傾向於視其為文化轉型期的一個必要過渡。這種文化,在文化人看來可能不那麼“文化”,但它可能深度關切“民生”,是大眾需求文化的一個“進階”,也是文化需求大眾的一條路徑。的確,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要用它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鬥力量,還要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全面繁榮。我們當然要關注人心不“古”、民生唯“實”這一現實。

  應當思考如何應對“文化泛漫化”的時代景觀。既然是文化多樣化的一個有機構成和文化轉型期的必要過渡,應對“文化泛漫化”就要樹立積極的、長期的、持續的進行文化建設的理念。首先,我們還是應當把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放在文化建設的首位。作為基本文化權益,要看到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往往是民生需求的一個重要補充,不必因其相關民生需求而低估其精神追求。其次,我們應當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積極性。不應視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為“文化泛漫化”,要引導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第三,我們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化建設要做到“問心無愧”,就要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在這裡,核心是“無愧於人民”,是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是要把相關“民生取向”的文化建設建成真正的“靈魂工程”,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