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拯救漢字危機”之路仍然漫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1 09:12:14  


資料圖片:2013年3月2日,“中國青少年推薦給世界的漢字”南京學生推薦遴選活動中入選的20個漢字在南京外國語學校揭曉發布。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法國《世界報》9月8日載文《漢字之困》,摘要如下:

  創造今夏中國電視收視成功的既不是效仿自美國的電視真人秀,也不是“抗日神劇”。取得成功的是兩檔完全以因其複雜性而讓外國人著迷的漢字為主的遊戲競賽節目。

  一檔節目是由中央電視台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由年輕人參賽,知名語言學家作評委,節目一名創辦者解釋說:“我們的漢字如此之美,傳承它很重要。”另一檔節目是由河南衛視以及百度旗下愛奇藝視頻網站共同播出的《漢字英雄》,評委由明星組成,包括以普及孔子著作而知名的于丹以及音樂人高曉鬆,這檔節目更少拘謹,更具舞台節奏感。

  不過,這兩檔節目的理念一致。參賽者是年輕人,目標都是要和“提筆忘字”的現象作鬥爭。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時代,人們不需要親手書寫漢字以及清楚筆畫。年輕人有忘記漢字這一源自黃河流域的千年古文明柱石的趨勢。

  為這種趨勢敲警鐘的文章越來越多。最有效的記憶漢字的方式就是手寫。但是隨著新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少的中國人這麼做。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講師奧利維耶.旺蒂爾解釋說:“借助信息技術,人們只需要記起讀音就能在屏幕上打出類似字符的清單,然後我們就可以去選擇需要的那個。”只有那些書法愛好者還在繼續寫出每個字的每一筆。但這些唯美主義者只是少數。

  兩檔節目都體現了反擊這種現象的意圖。在《人民日報》所稱的“拯救漢字危機”的行動中,它們構成了強大的力量,但路仍漫長。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一期節目裡,只有30%的參賽者能夠正確寫出“癩蛤蟆”這三個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