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國民黨“出身”的解放軍副司令員
http://www.CRNTT.com   2018-09-28 10:03:35


 
  1924年,趙壽山正當而立之年。離開馮玉祥舊部後,赴陝北三邊投奔楊虎城而去,開始了長達20年的戎馬生涯,從教官做起,靠戰功逐級升任至軍長之職。可以說,趙壽山的仕途是硬生生打出來的。
    
  第一階段是國民黨內部的軍閥混戰,遭受塗炭的是百姓。趙壽山身陷其中,只能盡力縮短戰事。人道是人微言輕,幸而楊虎城給了他一個施展才幹的機會。第二階段的國共抗日,趙壽山十分明確以抗日為先,成了率先在國民黨中扛起抗日大旗的愛國將領之一。
    
  趙壽山跟隨楊虎城打的第一場硬仗是解西安之圍。1926年春,當年由袁世凱任命後又投靠段祺瑞的河南軍閥劉鎮華率十萬鎮嵩軍圍困西安,楊虎城和李虎臣“二虎”城內死守八個月,一直到馮玉祥的援軍破城墻而入方才解圍。時任營長的趙壽山命守軍沿護城河展開偵查,將裝有小豆子的大銅鑼放在地上,根據其彈跳情況判斷敵人挖地道挖到哪裡了。等敵人靠近,就往洞裡撒辣椒粉放濃煙,加之短槍猛射,破解了敵軍的地道戰。
   
  劉鎮華之心不死,換別的路子一攻再攻,楊虎城見軍糧不足,派趙壽山去向城中富人征糧,怎奈頻頻遭拒。於是,戰馬殺了一匹又一匹。富人有餘糧,將士食戰馬,可窮人怎麼辦?漫天大雪中,趙壽山看著無數百姓因饑寒交迫而喪生,恨那些富紳為富不仁還喊著投降。楊虎城也著急,他對趙壽山說:“他們是在動搖軍心啊。”趙壽山果斷地說:“槍斃幾個,寧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楊虎城采納了他的意見,暫時穩住了形勢,終於等來了馮玉祥的援軍。
   
  西安解圍後,各路軍閥的勢力重新洗牌。劉鎮華幾經輾轉,投靠了蔣介石。楊虎城也在考慮今後何去何從。此時,趙壽山向楊虎城提議,宋哲元既然在陝西當了主席,咱不要和他發生摩擦,不如隨馮玉祥去北伐。楊虎城識時務者為俊傑,接納了趙壽山的建議。
    
  馮玉祥欣然整編了楊虎城的部隊,任命楊虎城為師長,趙壽山為團長。但楊虎城感受到馮玉祥親疏有別,給他們師的配置遠不如嫡系,處境艱難下轉投了蔣介石。1929年後,馮蔣兩派發生了激烈的派系爭鬥,楊虎城趙壽山也深陷其中。
  
  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的鐵蹄踏入華夏。趙壽山的軍旅生涯從此進入到“丹心素裹”也就是“灰皮紅心”的階段。

  灰皮紅心,以國民黨的身份保護共產黨

  “灰皮紅心”是趙壽山歷次改換門庭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其對政治信仰的堅定已經遠遠超出了個人情感、個人榮譽的範疇。這一質變是由諸多量變促成的。首先,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方面,在共產黨崛起後,其日漸腐化程度和爭權奪利的方面發展到了極致。蔣介石對外不抵抗對內又分化瓦解、武力鎮壓的做法引起了趙壽山的強烈不滿。事實上,早在1924年到1927年間,趙壽山在隨楊虎城轉戰各地的時候,就結交了一批共產黨人。1927年,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不少中共地下黨員都來投奔趙壽山。趙壽山周旋帷幄,盡力掩護。
   
  1931年後趙壽山駐防漢中期間,他明裡無法違抗蔣介石剿共的方針,就在暗裡行動。他開始有計劃地吸收共產黨所創辦的西安軍事學校中的進步青年進入他的部隊,並有目的地將中共地下黨員安排在軍中重要崗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