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吳東野:從兩德經驗論兩岸政治定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5 00:36:29  


1990年完成兩德統一,德國才算是以完整的國家主權,形成與美英法三強共同領導西方的態勢。
  中評社台北10月5日電(作者 吳東野)二次大戰後德國的分裂,非起於內戰,而是四強佔領及妥協的結果。1955年5月,美英法三國簽署“對德和約”(Deutschlandvertrag, 又稱“巴黎條約”),自此聯邦德國(西德)即長時間處於“被迫在東西集團間作選擇”的困境。1970年代社民黨(SPD)積極推動“東鄰政策”(Ostpolitik),逐漸把西德推向扮演平衡東西兩大陣營的角色,及至1990年完成兩德統一,德國才算是以完整的國家主權,形成與美英法三強共同領導西方的態勢。

  兩德模式不同於當下的兩岸關係,主因是東西德統一受到東西方集團的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自主性相對較高。1955至1960年代中期的西德外交政策,仍在堅守“霍爾斯坦原則”(Hallstein Doctrine),有點兒類似1990年代之前兩岸各自堅持的“漢賊不兩立”,政治上毫無妥協空間。面對東西方集團意識形態上的對立,美英法三國一方面視西德為盟友,支持其重整軍備;另一方面又對西德採取“雙重防堵”策略,限制西德發展攻擊性武器,並將西德聯邦國防軍納入北約指揮體系。

  美英法此種策略或可詮釋為西方無意恢復戰敗德國的主權,也是受到冷戰的現實環境影響。其結果是,西方佔領國迴避西德的國家統一政策,限制了西德強化對東德關係的需求。那段期間,雖常有美國官員發表支持德國統一的言論,但對西德人來說,兩德統一若不能先排除客觀環境上的障礙,政客做出再多的承諾或美麗詞藻,皆未必能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