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關於世界杯吉祥物的授權有局限性,例如,只能到2018年12月31日,到了2019年1月1日,它就可以不承認這是官方授權的產品。”孚德世界杯項目營銷經理李智佳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取得世界杯吉祥物的獨家授權並不像外界想象中光鮮,其承擔的風險不可小覷,“爆發期就是六七月,世界杯一結束就沒有人關注這個產品,幾乎作廢。”但她也強調,在風險之上還有國際足聯的嚴苛要求,5本1000頁左右的設計指南,對“某個地方能否變形”都要求細致,“是一個完善的系統”。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觀察,儘管參與本屆世界杯的贊助商已經憑借集體亮相及一系列在國內外的營銷活動取得廣泛關注,但在相關的營銷細節上仍有提升餘地。例如,開賽前一天,盧日尼基體育場的贊助商展示區附近,中國各家企業尚在搭建時,可口可樂的展區已經細化到可樂擺放,且在賽場各處都能找到品牌的形象,細致到桌椅造型、開賽當日新聞中心的紀念贈飲。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品牌戰中,快消品牌尚能憑借多頻次消費“刷存在感”,非快消品牌的展示就更考驗功力,記者注意到部分國內品牌展區尚停留在品牌露出階段,互動和持續效果仍不明顯。
贊助權益成核心議題
“缺乏正規管理、假貨較多等等”,這些因素在李智佳看來,是一些國際賽事和國外俱樂部在衍生品授權上曾對中國市場產生猶豫的原因。她以國內某足球俱樂部為例,承接了該俱樂部衍生品製作權的他們,至今未能解決的困難就是,每次比賽前體育場門口都有小販擺攤兜售假冒圍巾、球衣等商品,球迷總是積極購買,對此,俱樂部尚且並無有效行動去規範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