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如何當好大運會下一個“執筆者”
http://www.CRNTT.com   2019-07-17 06:05:27


 
  在鐘秉樞看來,體育賽事並不具備天然地撬動學校體育發展和建設的功能,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及早進行布局,“舉辦大型賽事的時候,一定要用賽事撬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一系列關於加強冰雪運動包括冰雪運動進校園等政策、計劃、方案相繼出台,從而激發產業活力。”

  具體到成都舉辦世界大運會能否推動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同樣需要我們有很多制度上的創新。”鐘秉樞建議,可以效仿“我要上奧運”推出“我要上成都大運會”等口號,以此推出中國大學生代表團選拔,從校際、大區際到全國層層選拔,其影響力不可小覷。

  此外,可以創設一系列的跟學生體育運動相關的科學報告,藝術展示,或者展演,包括啦啦隊、志願者選拔活動等,在大運會之前通過系列賽事及文化教育活動有機地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整個高校體育氛圍的變化,“畢竟,世界大運會與其他重要賽會最大的不同,就是對青年學生一生的影響。今日之星明日領袖正是我們以往忽視,但國際上十分重視的準則。”

  “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熊艶表示,“我們把籌備大運會作為推動成都市體育事業發展,推動成都市對外交往合作,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尤其是大學生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抓手,當然也包括推動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且賽會將在2021年舉辦,“可以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及杭州亞運會營造良好氛圍”,同時,三項大型賽事已經建立溝通交流機制,通過相互借鑒及交流,將會探索出在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平台上,中國作為“執筆者”時應該傳遞怎樣的故事。(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