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四問曹董:要公投定錘還是水到渠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7 00:23:15  


張亞中
  中評社台北1月17日電(作者 張亞中)對一個剛剛走上民主化的“國家”來說,往往將“公投”視為是人民意志的最終展現,因而也經常錯誤地以為,只有“公投”才能檢視人民的意願、只有“公投”才能解決紛擾的爭議。

  有智慧者如曹董,1996年就主張的《和平統一公投法》或目前的《兩岸和平共處法》也不幸地陷入了這個思維,“統一的條件與時機由大陸提出,是否同意則交由台灣民意表決”的主張,也不知不覺地接納了“公投定錘”這樣的思維,用其做為解決台灣統獨困境的工具。

  在一次訪談中,我提出了“公投”與“認同”關係性的辯證,曹董因而在電視上要求與我辯論。做為一個對政治學長期的研究者,不否認“公投”是解決紛爭的快速工具,但是它“一刀兩面”的侷限性,如果草率使用,也有其殘忍與不人道的地方。

  我上課時常常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全班是否可以到七層大樓上面,來一個“一百萬元與往下跳”的公投,一個集體“要錢還是要命”的公投?幾個兒女是否可以透過公投來集體改變他們原有的姓氏?他們都是很快地回答說“不可以”。從這些清楚的回答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有些問題,包括“生命安全”與“個人認同”是不宜適用於“公投”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名家專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