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亞中:期待兩岸核心問題撥雲見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3 00:44:45  


 
  本文也提出,一個能夠符合兩岸主權、治權與權力現狀的和平協議才能為雙方接受,因此兩岸必須在主權、治權與權力方面的現狀有充分的瞭解與共識。另外,即使有了和平協議,如果沒有兩岸共同的呵護與努力,和平協議也會是脆弱的,但是我們不應以協議必然脆弱做為不必簽署的理由。最後,本文認為,和平不應等待而應追求,愈早簽署對於兩岸人民愈是有利。 

  第九篇的文章〈德國統一經驗的反思〉(《中國評論》,2010年10月號,總第154期)是筆者為回顧德國統一二十週年所撰。台灣內部在討論兩岸關係時經常舉德國問題為例,並認為兩德定位是“同意歧見”(agree to disagree)或“一族兩國”(one nation, two states)。特別是2010-2011年間,兩岸統合學會在與《聯合報》就“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哪一個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合理基石時,《聯合報》曾舉德國“屋頂理論”為“一中各表”或“第三概念”,以為其主張“一中各表”的主要理論依據。 

  我曾在德國留學與工作,親眼目睹德國的統一,感觸良多。我曾撰寫《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這也是華人社會迄今唯一一本國際法與“憲法”層面來討論那個原本屬於政治層面的德國問題。我所認知德國問題中的“屋頂理論”、《基礎條約》與《聯合報》認識的有本質上的不同。 
德國問題涉及兩德的定位、走向、協議等等與兩岸均同樣面臨的問題。如何正確地認識德國問題,瞭解西德與東德在處理德國內部關係或兩德關係時基本立場的異同,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思考。 

  從文章中可以看到東德從主張“一個德國”轉移到“兩個德國”,再變質到“兩族兩國”的過程,也可以看到西德如何堅持“一個德國”,但容許“一德各表”、“一德兩國”的立場與危機。從東西德《基礎條約》的功過,可以做為未來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時的借鏡。綜觀德國問題的經驗,可以得出“一中同表”才是正道。 

  笫十篇文章〈和平發展期的兩岸政治定位與路徑〉(《中國評論》,2011年9月號,總第165期)是一篇純然理論性的文章。目前在討論兩岸定位時均不出“一X兩Y”的模型,包括“一國兩制”、“一國兩區”、“一國兩府”等等。除了“一國兩制”很明確的是統一後的兩岸定位模型,其他有關“一X兩Y”的主張並沒有明確與清楚地說明它是否為統一前或統一後的模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