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地鐵大躍進:盈利有困局 民生何以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7 23:34:02  


 
二、跑步進入地鐵時代 已成治堵萬金油

1、客流量有門檻 地鐵並非城市交通首選

  像北京這樣擁有地鐵的特大城市,人們曾一度對地鐵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寄予厚望,雖然地鐵確實也起到了承載較大客流的任務,然而隨著城市人口和汽車的快速增長,這一切仍然超出了當初的預計,北京擁堵異常。2010年12月23日,經過三個月的研究,北京市終于亮出治理交通擁堵的系列政策。上月30日,北京5條地鐵線同時開通運營。北京為治堵而大舉修建地鐵,其他一些大城市乃至中型城市也紛紛修建地鐵。那麼,解决城市交通擁堵是不是只有建地鐵?是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建地鐵?(《山東商報》)

  在所有城市交通建設中,地鐵修建成本最高,每公里約5億元,如果按一條地鐵長30公里計算,其修建成本高達15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中等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總額。王夢恕坦言,無錫客流量根本就達不到國家要求的每小時三萬,兩萬,甚至一萬,但它有錢,也就修了。

  華東師範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也認為,就目前20多個城市的地鐵項目建設情况看,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必要建設地鐵,“比如無錫市,其完全可以通過繞城公路的建設解决城市的出行難題,這樣的便捷程度並不比地鐵差多少;東北地區的相關城市也可不必建設地鐵,因為東北不少城市每平方公里土地所產生的績效(經濟產出、人口流動等)並不高,地鐵的建設對相關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作用有限”。(河南大河網)

  地鐵並不是城市交通的首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王慶雲曾對媒體說,如果與其他城市交通手段相比,載客容量和能力一樣,選用地鐵就是比較奢侈的。發展地鐵要慎重,首先應該考慮在地面上建設;地面上不行了,人多的地方可以考慮高架,線路進入市中心再鑽到地下去。在一些地方,也不妨考慮採用有軌電車。

  這是因為,地鐵與其他軌道交通相比,建設成本相差太大了。輕軌的建設成本約在每公里2億元以上,不到地鐵的一半,有軌電車的建設成本則為每公里兩三千萬元。(北京中國經濟網)


2、線路“外緊內松” 地鐵治不了城市堵車病

  實際上,我國地鐵的“大躍進”,不僅沒有普通市民帶來多大的福分,相反,還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由於部分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不盡合理,增長的里程數並沒與便捷的交通劃上等號,從而導致普通市民沒享受到地鐵開通後的方便與快捷。2010年9月17號,中秋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一場小雨就製造了北京城140條路段擁堵的驚天大堵塞。(湖北荊楚網)

  雖然北京市地鐵運營部門否認了媒體公布的“每天限流9條地鐵線路中的23個地鐵站名單”,但不能否認的是,由於上下班高峰期,地鐵限流在北京已經成為常態。家住北京回龍觀地區的趙子涵說,地鐵13號線龍澤站幾乎天天限流,高峰期沒有30分鐘擠不上地鐵。“追求城市修了多少公里地鐵,沒多大意義的,”王夢恕坦言,“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交通繁忙的地方加大地鐵的密度,像北京四環以內,尤其在三環以內,必須要加密。”(北京千龍新聞網)

  然而,中國不少城市的現實情况是,造價高昂的地鐵被當做普通的公交線路,盲目地向低客流量的市郊延伸。在人口密度最高、客流量最大的市中心區,地鐵密度却不夠,遠遠不能滿足客運需求,高峰時更是人滿為患,擁堵異常。這種局面被地鐵專家稱之為“外緊內松”。(湖南紅網)

  王夢恕說,北京市區地鐵線路的出口平均1.2公里左右才有一個,老百姓還是不方便,應該做到600米左右有一個出口。中南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所教授王成立告訴記者,長沙地鐵就規劃在客流量稀少的近郊和遠郊布置軌道線,走出地鐵口就是菜地和倉庫,城市中心區地鐵線路里程遠遠低於外圍區,中心區換乘站數也遠小于外圍區。“線網是一張畸形網,這種線網規劃勢必使客流量很少,運營效益上不去。這種規劃居然通過層層審批。”

  “外緊內松”的地鐵線路不但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還造成了地鐵運營效率的低下。在一些城市,市民們一邊抱怨地鐵太少,人太多,擠不上去;地鐵公司一邊發愁,客流量不夠,運行效率低,要賠很多錢。(廣東深圳新聞網)


3、並非减壓交通 地鐵熱醉翁之意不在酒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北京等大型城市的交通情况變得糟糕,建設地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此外,現在城市區域越來越大,也要求城市交通立體化發展。”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城市規劃研究員魏書華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地方開建地鐵的“醉翁之意”或許並不在“為交通减壓”。

  分析者指出,根據以往經驗來看,世界上擁有地鐵的城市,一般都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且地面交通擁堵。拿這個標準來衡量,目前我國適合興建地鐵的城市並不多,而且應以部分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為主。眼下的事實却是,許多中型城市也加入了追逐“地鐵經濟”的時髦中,甚至將是否擁有地鐵作為招商引資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點工程來抓。(上海解放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