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取代韓國成第一造船國 造軍艦能力大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0 17:10:41  


資料圖:位於上海的造船廠可能會擔起建造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任務。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美國環球戰略網17日文章稱,中國目前已取代韓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國,這為中國培養了大量成熟的造船業人才,並積累了豐富的造船經驗,使中國的戰艦水平取得重大提升,可以獨立生產一些大型戰艦的船體。不過文章也指出,中國在製造艦船所需的電子系統、機械系統和武器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國超越產國成世界最大造船國 

  東方網引述報道稱,目前中國造船公司所持艦船訂單為5496萬修正總噸(CGT),其已經超過了韓國(5363萬修正總噸),全球占有率達到了34.7 %。而在此之前,韓國自2000年起便一直占據著世界造船市場中最大的份額。修正總噸是衡量造船廠活動的一種新尺度。通常所使用的總噸(GT)是用來衡量艦船的內部容積,而修正總噸則在總噸基礎上加入了艦船複雜度。以該新尺度為標準,一艘化學品運輸船的價值可以達到一艘集裝箱運輸船的四倍。當前,從噸位及內部容積方面來看,中國在建的艦船遠遠多於韓國,這主要是因為多數中國艦船的設計都相對簡單。而韓國多年以來一直都是複雜艦船設計和建造領域的佼佼者。

  報道指出,為增強自身的戰艦建造能力,中國已投入巨大財力及人力擴展其商船建造工業。三年前,中國的造船量占全球造船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韓國則占到了三分之一並且位居世界第一位。當時,有人就預測稱,中國會在5-10年內躍至第一位。

  報道稱,中國之所以會在戰艦建造領域落後,是因為其缺乏高技能人才。而借助於鼓勵商船建造業,北京政府組建了富有經驗的造船廠,負責執行較為複雜戰艦生產任務。在多數情況下,商船的體積比戰艦大,但複雜程度較低。例如,商船中最常見是載重量為30萬噸的超大型油輪(VLCC)。它是能將石油從波斯灣、經馬六甲海峽運至東亞的最大的油輪。這種油輪每次可運輸200萬桶石油(重約29萬噸)。它們甚至比美國最大的航母——如排水量為11萬噸、近1100英尺長的尼米茲級航母——還要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