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絡問政促中國民主政治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13:31:39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朋友們,大家好!”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面對網民發出的第一聲問候。以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為標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網民地位及其話語權獲官方認可的開始。 

  據人民網報道,對政府而言,網絡問政加快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對公眾來說,網絡問政提升了政治參與熱情與能力。公眾以最便捷的方式參政議政,政府得以反思政策得失,及時化解社會矛盾,並在與公眾的互動中逐步轉變職能,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 

  中央高層親密“觸網”地方領導心牽“網事”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創刊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來到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民在線交流。胡錦濤說,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需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通過互聯網了解民情、匯聚民治,也是一個重要渠道。 

  “這不僅是對網絡民意的肯定,更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自信與勇氣。”人民日報發表的題為《當總書記也成為網友》的評論指出,只有20年歷史的互聯網,給傳統中國人帶來的,除了生活方式的變革,更有執政理念的更新。網絡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民意聚集地。 

  胡總書記親自“觸網”,對於推進中國網絡問政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重視網絡表達、傾聽網民心聲,正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進一步落實。互聯網以其開放、平等、迅捷的特性,日益成為公眾參政議政的新渠道。 

  從2009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前夕與網友“勾指相約”,回應的話題幾乎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所有熱點。溫總理表示,一個為民的政府應該是聯繫群眾的政府,與群眾聯繫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利用現代網絡與群眾進行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