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一的戰略進程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狀態。 |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原法律出版社社長、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黃閩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兩岸政治歷史文獻、台灣政治生態暨國家統一的三大樣式》,作者認為:政治歷史文獻,是政黨、政府解決重大政治問題的政策宣示書,記載了重要歷史節點的時局,提出解決重大歷史問題的政策主張。兩岸政治歷史文獻的政治分量在於:政治力量的鬥争博弈和政治關係的演變,可以檢視政治歷史文獻的政策效能,成為政黨、政府制定新的政策策略的鏡鑒,同時,也是追討相關政治組織、政治人物歷史責任的歷史鏡鑒。文章內容如下:
台灣的政治生態是兩岸政治關係的映象和表徵,呈現出不同政治力量鬥争博弈的情勢,分離分裂意識,成為台灣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的基本面。推動國家統一的主導方在大陸,兩岸政治關係的性質,決定國家統一所採取的不同方式:一是和平狀態下的民主政治協商,二是對抗狀態下的政治談判,三是敵對狀態下的政治安排。
一、開啟重要的歷史機遇之窗
在大陸有關台灣問題的若干政治歷史文獻中,197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是一份堪稱劃時代的政治歷史文獻。
2019年元月,又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又一份關於兩岸關係的重要的政治歷史文獻,帶著大陸執政黨、政府滿滿的誠意和善意問世。習近平2019年1月2號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在兩岸和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的關注。時間又過去三年多了,重讀習總書記的講話,仍能觸感到大陸方面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大業所傾注的政治情懷、所展現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擔當。這是兩岸關係史上,國家統一偉大事業進程中應當載入史册的政治歷史文獻。講話中的重要觀點、重要論述、重要承諾、重大倡議,為書寫兩岸關係新篇章開啟了重要的歷史機遇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