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殲10與美制F16綜合性能對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6 10:51:23  



  在現代空戰中,超視距空戰和離軸發射成為主要作戰方式,因此殲-10的機動性比F-16更為全面,也更適合現代空戰的需要。

  多工能力的對比F一16最初完全作為一種廉價格鬥機來設計的,並沒有考慮多工的能力。但是通過實踐使用發現,第三代戰鬥機的機動性好、航程遠、載彈量大,完全可以作為多工戰鬥機來使用。因此F—16通過改進強化了對地攻擊能力。一方面在航電系統上進行修改,以適應對地攻擊的需要;一方面加強結構,提高了最大起飛重量。但是付出的代價是飛機重量增加很多,第50批次的F一16C比早期的F一16A重了約1噸。飛機空重的增加會引起各方面性能的下降。通過增大發動機推力可以彌補一部分性能的損失,但是瞬間盤旋性能的下降是不能通過增大發動機推力來彌補的.除非增大機翼面積——這就涉及到全機外形的重大調整。在飛機設計過程中.飛機的重量和氣動外形、起飛推重比是經過優化以後達到的最佳結果。大幅度增加飛機重量,必然會破壞這種優化的效果。F一16在設計之初沒有考慮多工作戰的需要,因此在後續改進中大幅度增加重量,也是出於無奈。

  F一16C這種輕型戰鬥機要滿足多工作戰需要,空機重量應該超過8噸,起飛重量應該在12~13噸左右。殲一10在設計之初應該就選擇了這樣的重量標準,而F一16是通過不斷改進而來,說明殲一10的設計起點高於F一16。但是限於航電水準和對地攻擊武器的種類,殲一10目前在對地攻擊能力上還不如F一16C。不過我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殲轟一7和蘇一30MKK戰鬥機都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殲一10更適合執行空戰任務.所以強化殲一10對地攻擊能力還不是很迫切的需要。

  航電系統的對比殲一10和F一16C在航電系統的結構上應該屬於同一代產品,但是F一16的航電系統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採用的是單層次匯流排系統,有兩條互為餘度的資料匯流排,所有功能元件都與這兩條匯流排相連,火控電腦作為匯流排控制電腦,慣導電腦作為備份的匯流排控制電腦。而殲一10的航電系統結構可能與F/A一18類似,採用雙任務電腦控制兩組雙通道匯流排的結構。

  從體系結構來看,殲一10的航申系統比F—16更為複雜,數位化程度也更高,更方便進行升級。F一16最新型號的單個航電設備要比殲一10先進。例如F一16 Block60已經採用APG一80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從F一16的航電體系結構來看,即使採用了相控陣雷達,也只是雷達探測性能有所改善,不可能達到APG一77的“綜合射頻”系統的水準。而殲一10航電系統的改進,除了改進單個航電設備的性能以外,可以向火一飛一推一體化控制系統發展,提高飛機的作戰性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