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美軍首批量產型鰩魚級核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7 14:01:32  


第二艘鰩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劍魚號大海航行。(資料圖)
  1950年8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建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正式檔,並將其命名為“鸚鵡螺”號。1951年8月20日,電船分公司簽訂了“鸚鵡螺”號的建造合同,1952年6月14日開工。1953年9月15日,第2艘核潛艇“海狼”號也在電船分公司開工建造。當這兩艘核潛艇尚未服役時,1955財政年度,4艘排水量較小且造價較低的鰩魚(Skate)攻擊型核潛艇項目獲批。

  批量建造 組建成軍

  “鸚鵡螺”號和“海狼”號只能算是美國海軍名義上的第一批核潛艇,因其帶有濃厚的試驗性質,主要技術關鍵是解決反應堆上艇的問題,艇體線型是第二位的問題。因此,這兩艘核潛艇的排水量都顯得過大,線型也不夠光順。

  而緊跟其後建造的鰩魚級就要妥善解決反應堆與艇體進一步協調的問題,使其真正成為可以部署在第一線的作戰潛艇。首先想到的是,將新艇的主尺度和排水量縮小到與刺尾魚級常規動力潛艇相當的程度。刺尾魚級是美國戰後建造的第一批常規動力潛艇,主尺度為81.99 x 8.23×5.18米.水面排水量1800噸,水下排水量2400噸。

  鰩魚級還在方案論證初始期,“鸚鵡螺”號和“海狼”號止建著,核潛艇水下高速產生的巨大影響是在其後的實踐中得以驗證的。因而當時的鰩魚級的設計理念,只能建立在二戰的經驗上,簡言之為:把刺尾魚級所具有的水下航速與核動力的無限水下續航力結合起來,鰩魚級的主要戰術技術性能指標就被定位存這種程度上。

  1954年確定的鰩魚級水下排水量大約為2500噸,總長度為73.2米,寬度為8.7米,水下最高航速為18節。考慮到要批量建造,基本設計方案出臺後,反復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直到1955年,首制艇開工建造前,主尺度和備種狀態的排水量才最後確定下來。

  鰩魚級的最終主尺度為81.7×7.9×6.1米,水而排水量為2552噸,水下排水量為2851噸,仍採用常規動力艇型。從主尺度和排水量方面來看,鰩魚級實際上就是裝備了核反應爐的刺尾魚級。鰩魚級的上:甲板為平直形狀,幾乎沒有舷弧,這一點與“鸚鵡螺”號基本相同。但是鰩魚級的艇首上部呈圓弧形,首柱為筆直垂直形狀,這是與“鸚鵡螺”號在外形方面的最大區別。鰩魚級的上甲板靠近艇首的部位,有一個小型主動聲呐導流罩。首水準舵採用收放式結構,不使用時,被拉到斜後方放置。首水準舵的後面,佈置有錨穴孔。鰩魚級與那些經過戰後改裝的艦隊型潛艇的首部佈置和外形基本相同。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美國在設計建造鰩魚級時,尚未對核潛艇的高性能具有足夠深刻的認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