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美軍首批量產型鰩魚級核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7 14:01:32  



  1960年6月14日傍晚,工作人員在系泊於珍珠港潛艇基地碼頭上的“棘鬣魚”號上注入液態氧時,艇上發生了嚴重的火災。火災的原因是由於輸氧管路破裂引起液態氧漏泄.在尾魚雷艙內發生了火災。火災發生時,火勢非常猛烈,為了迅速將火災撲滅,艇上只好把主機艙與尾魚雷艙之間的橫隔壁水密門關緊之後,使該艇坐沉幹水下,當尾魚雷艙灌滿丁海水後才把該艙的火災撲滅。“棘鬣魚”號的這次事故,使美國海軍耗時近半年才將該艇修復。

  直到1960年底,“棘鬣魚”號才重新服役。鰩魚級的不足和缺欠,主要是該級核潛艇的基本設計造成的,或者說是先天性的,難以得到根本改正。但是.經驗和教訓卻為其後設計建造性能優秀的鰹魚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鰩魚級的主要使命是跟蹤和攻擊敵水面艦艇和潛艇。首制艇“鰩魚”號正式服役前,美國海軍組織人員于1957年10月27日對其進行了試航。1957年12月23日,“鰩魚”號比預定的日期提前7個月加入美國海軍服役,該艇的第一任艇長是吉卡爾維特海軍中校。“鰩魚”號服役後,成為美國海軍的第3艘核潛艇。美國海軍立即在大西洋潛艇部隊的第2潛艇縱隊組建了第10潛艇中隊。當時美國海軍僅有的3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海狼”號及“鰩魚”號被編在第10潛艇中隊。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核潛艇艦隊,它標誌著核潛艇從此登上了世界軍事鬥爭的舞臺。

  “鰩魚”號的第一次換裝核燃料是在該艇服役39個月之後,即在1961年1月開始的,換料工作於1961年8月21日結束。在進行這次換料之前,“鰩魚”號利用其最初的核燃料總共航行了120862海裏。鰩魚級的“旗魚”號幹1962年2月在瑪爾島的海軍造船廠更換了最初的核燃料,該艇利用最初的核燃料總共航行了112000海裏。(來源:《艦船知識 》雜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