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詳解中國海軍新型戰艦優缺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1 20:58:29  



  記:168艦和“526後續艦”分別爲通用驅逐艦和通用護衛艦,前者成本更高,但後者可能裝備了防空導彈垂發系統及國産化的“頂板”、“前罩”雷達等,戰鬥力可能達到甚至超過了前者。後者在遠洋艦隊中能否取代前者?

  晨:看待這兩者的戰鬥力,不要只盯著垂發。垂發只是優點之一,火力通道也是重要因素。兩型艦估計都是只有4座“前罩”,每個“前罩”提供2個通道,也就是說兩者估計最多都只能同時對付8個空中目標。且前者艦體更大,備彈數量應會多于後者,因此防空能力兩者應不分仲伯。同理,反潜和反艦系統,兩型艦應該都是同一套設備,168可能裝備了更大型的對潜探測設備,但總體講兩者戰鬥力差不多。排水量大的168肯定造價更貴,但持續作戰能力占優。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高波”級驅逐艦前後共裝有2部FCS-3型照射雷達,每部可一次跟踪照射兩個距離25千米以內的空中目標,因此。全艦可同時攻擊4個空中目標,遜于前兩者。 

  在未來特混艦隊中,168應屬于內層防禦艦,處在全艦隊較中心的區域,擔當反潜指揮艦等角色。當發現敵潜艇迹象時,168應該繼續隨航母或兩栖攻擊艦前行,而“526後續艦”則利用機動靈活,及時前出趕往問題水域對敵潜艇實施探測和攻擊。

  記:兩者對反潜的側重方面有什麽差异?

  晨:以國外標准看,168只是側重反潜的通用驅逐艦,如有後繼艦建造計劃,應以提高防空能力爲主,例如安裝單面有源陣和中程垂發(應預留了升級空間),同時保留現在的反潜能力,將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大型通用驅逐艦。而專用反潜的主力非性價比極高的“526後續艦”莫屬。在一支特混艦隊中。可以缺少168(畢竟沒批量建造),但3~4艘“526後續艦”是必不可少的。 

  江:“526後續艦”在綜合戰鬥力上相當于國外上世紀80年代末期多用途驅逐艦的標准,完全有能力作爲新一代通用型戰艦的主力,其生産規模也可以看出對其需求的迫切程度。“526後續艦”比168更好地平衡了戰鬥力和成本的關系,適合作爲主力艦的補充力量,作爲高通用性的水面艦艇大量裝備,執行反潜和護航任務。但遠洋編隊中仍需要6000噸以上的通用驅逐艦,畢竟艦員工作環境更好,在遠洋作戰時保障要求低,改裝潜力也更大。 

  目前艦艇裝備正處過渡階段,很多新技術必須要在規模化之前進行實踐和驗證,因此驅逐艦型號和艦載武器配置都較繁雜。經驗的積累無疑有益于裝備發展,而多試少裝是使軍工系統和海軍都獲得經驗的代價較小的方法。“526後續艦”的批生産代表著護衛艦領域已成熟了。隨著對168、170等應用所獲得的經驗,也能爲新型高性能通用驅逐艦指明方向。“526後續艦”這種主戰艦與試驗性質較濃的168在基礎條件上存在明顯差异,不能按其表面异同來對艦艇發展進行判斷。 

  晨:拿相對簡單的戰鬥機來說,一架先進飛機的研制成功涉及到衆多技術領域的突破。這些技術不可能同時突破,也不可能等所有技術都突破後再研制新一代戰鬥機。艦艇的研制更複雜,船型的研制和使用周期長,電子武器設備更新快。因此只要有好的模組設計和寬敞的船體空間,後繼改良艦更新裝備後,較前輩艦大幅提升作戰能力是正常現象。 

  海軍更新裝備肯定會新老幷存。168誕生時不可能裝備和專用防空艦170一樣的遠程防空彈,而手頭上的中程防空彈只能采用單臂發射架,這是中程彈垂發系統沒能及時完成定型的一種無奈表現。如今“526後續艦”整合了大量原先在168上的武器裝備,說明在設計上就如何將平台和負載作全面優化以及全艦電子兼容等主要難題可能已有所解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