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空軍輝煌開篇:羽翼未豐即與頭號強國交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3 08:44:31  


 
  近代:中國空軍的蹣跚起步 

  近代史上,中國的天空一波三折,磨難重重。馮如是中國設計、製造飛機並成功飛行的第一人。1909年9月21日,萊特兄弟首次動力飛行六年後,他就在美國的奧克蘭市,駕駛自己設計製造的有動力飛機,試飛成功。《舊金山觀察報》以“東方的萊特在飛翔”為題,作出了“在航空領域,中國人把白人拋在後面了”的高度評價。 

  1911年,他又造出了第二架飛機,並帶著兩架飛機回到祖國,準備發展祖國的航空事業。 

  不幸的是,在1912年的一次飛行表演中,由於機毀人傷、搶救無效,馮如以身殉國,年僅29歲。彌留之際,他仍然勉勵助手,不要因為自己的犧牲而停滯前進的步伐。 

  馮如堪稱中國航空之父。他的軀體從天空墜向了大地,卻以飛翔的精神為中華民族揚起了永不折斷的翅膀。 

  中國建立自己的飛行部隊起步也不算晚。早在1910年,清王朝軍咨府大臣載濤就曾出國考察軍事,並倡導航空事業,在北京南苑設立了航空機關,試圖研製飛機。 

  1913年,北洋軍閥政府在北京南苑創建了中國第一所航空學校。當年冬,航空學校的成員參加了征討外蒙叛軍的作戰,進行了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空中偵察,飛機從此進入中國戰場的天空。 

  今天,位於北京新街口附近的“航空胡同”,就是當年北洋政府航空署辦公的地方,原來叫“航空署街”。 

  中國空軍真正的發源地,應該是在廣東。辛亥革命期間,在孫中山的積極倡導下,革命軍擁有了四支航空隊,即馮如航空隊、華僑革命飛機團、湖北軍政府航空隊、上海軍政府航空隊。 

  1920年11月,孫中山在重建大元帥府中,設立了航空局。他認識到“飛機將是未來戰爭決勝的武器”,中國應該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和強大的空軍。他提出了“航空救國”的思想,並在創建黃埔軍校時,更加清晰地表達了這個思想,他說:自航空機參加戰鬥後,已打破了軍艦、戰車的局限,擴大了控制戰場的能力,故現代國防,非擴充空軍力量不可。 

  孫中山對於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創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他並未見到一支強大空軍的建立便過早地逝世了。 

  當中國空中力量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世界航空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米切爾關於“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的天才預言,在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強度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