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簡氏:10年後中國崛起為世界級防務工業基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2 08:33:03  


“空警-200”預警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東方網摘編最近一期簡氏防務周刊登載該刊駐亞太國防工業記者喬恩-格萊維特(Jon Grevatt)的綜合分析報告,這篇長達6頁的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國防工業在各方面的進展。報告提到,中國國防工業在航空和造船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突出。文章還說,大多數防務分析家相信,至少10年後,中國防務將崛起為一個“世界級的防務工業基地”。

  文章首先說,隨著中國準備在2011年1月份公布第12個五規劃發展綱要,該國防務工業已經到達了一個潛在的關鍵發展時期,從上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的大規模成功重組,已經為(防務工業的)增長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但是,該國要實現未來十年左右的軍事目標,依然需要一個大的跨越式進步。

  簡氏提到,通過防務預算以及其他經濟刺激等方式獲得的資金投入直接推動了防務工業的現代化項目,此舉意在提升工業化水平以及自主性,但是,由於西方持續的制裁等原因,中國防務工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中國的大量軍事工業公司中主要有10家國有集團,它們擁有成百上千家子公司,總共雇傭有至少200萬工人。2009年,國有的防務企業上繳的稅收估計接近8000億元人民幣(1180億美元),利潤約有600億元人民幣,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占據了最大的份額,利潤達將100億,利稅1910億元。簡氏評論說,中國取得進步的這種雄心可以用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在2009年10月份的60周年國慶慶典上的話來總結,當時他引用2006-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的話說,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是按照“三步走”規劃進行,即“在2010年前打下堅實的基礎,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簡氏文章繼而提到中國防務工業企業的改革,文章說,最初的改革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蘇聯模式戰略和中央計劃體制轉變,進行研發院所和管理流程方面的重新整合,提高軍民技術之間的融合。加利福尼亞大學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張太銘(Tai Ming Cheung)對此評論說,前期的改革主要是為脫離出先前的困境,這奠定了以後發展的基礎。此後,中國防務工業還進行了重組優化,簡氏特別提到了中航工業,稱該集團在資產的投入和剝離方面都採取了積極措施,2009年出售了數個車輛生產企業,還實現了該集團的首次海外併購,併購了奧地利未來先進復合材料股份公司(FACC)。文章還列舉了一些中國防務公司為加強發展在上市募集資金以及股份制改造方面的例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