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中美不會爆發戰爭 原因不僅在於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4 01:04:41  


《外交家》網站稱,中美兩國之間是絕對不會爆發戰爭(網絡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10日至1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國務委員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里和財政部部長雅各•盧共同主持對話。雙方圍繞落實兩國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共識、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重要積極的成果。

  誠然,由於缺乏足夠的歷史經驗,中美兩國對新型大國關係的塑造仍然處於探索當中。中美對於“戰略性”的理解依然存在差異,“中國威脅論”也久久未曾散去。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合作仍然佔據著中美關係的主流。日本《外交家》(the Diplomat)網站刊載扎卡里•凱克(Zachary Keck)文章指出,中美之間即使有著再激烈的競爭,在許多問題上再有爭議,也不會爆發全面的衝突與戰爭,而其原因並非在於中美之間越來越緊密的經貿合作,而在於核武器與地緣因素。全文編譯如下:
 
  本周之初我曾提過,在6月的中美峰會中,無論是國力飛速增長的中國,還是已經具雄厚實力的美國,都再次重申——中美兩國會打破歷史慣例、絕對不進行戰爭的。

  在本周召開的中美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有中國媒體就中美是否存在開戰的可能發表題目為《中美要力避“修昔底德陷阱”》的評論文章(Thucydides Trap,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這樣解釋伯羅奔尼薩斯戰最終爆發的原因:雅典和斯巴達之間本來一直是健康的競爭關係,但是隨著雅典實力的增強和對外擴張,引起了斯巴達的妒忌和一些城邦的不滿。恐懼和誤解的增長使得雙方最終兵戎相見——譯者註)。如同許多其他的評論文章一樣,文章認為,中美之所以不會開戰,很大一部份原因在於中美兩國有著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

  但從歷史與邏輯的角度來看,這種論述存在一定的商榷空間。在歷史上,即使有著緊密經濟往來的國家也一樣會兵戎相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與德國就是最為鮮明的例子。當時英國與德國互為對方最大的經貿夥伴,但兩國最終卻依然開戰了。

  更一般地,“資本主義和平”(capitalist peace)這一概念本身就問題重重。對於開戰的兩國來說,雙方之前緊密的經貿往來確實會增加戰爭的成本。但是,任何大國之間的戰爭都已經有著相當龐大的成本了。所以相較之下,一個主要的貿易夥伴充其量只會造成一些暫時性的經濟損失,這種代價可謂微乎其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