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浪跡天涯路幾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11:13:00  


 
  浪跡天涯路幾千

  曾聯松的祖父曾敘卿,是瑞安有名的老中醫,醫德高尚,對於病家都是“有求必應”的。祖父雖有住房,但到他父輩兄弟四人,他父親就沒房了,先搬到屏心街,後搬到水心街,向親戚家租用了三間廂房。

  父親曾宇人,在辛亥革命前就學于講武堂,後到杭州灣海塘水利工程擔任測量工作,之後調到南京“導淮委員會”,大概是疏導淮河水利委員會的簡稱。父親仍然從事測量工作,靠微薄的薪金養家糊口。

  母親沈炳第出身書香門第,在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裡,粗識文字,也只是做個賢妻良母而已。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曾聯松出生了,這個屬於平民階層的家庭多了一份喜氣。父親常年在外工作,家中全由母親獨自照顧。母親望子成龍,家教甚嚴,把七歲的曾聯松送到私塾,不久又送到瑞安縣中心小學讀書。

  這所學校的前身為經學大師孫詒讓首創的縣學堂,禮堂大楹聯為孫詒讓所書,以“物競天擇”、“自強不息”等先賢遺訓勉勵學子。辦學開明,既學國文,又習英文。曾聯松被推選為學生自治會理事,還進入校軍樂隊和歌咏班。

  聰穎好學的曾聯松,考入瑞安縣立初級中學。美術老師、畫家金作鎬先生的美術課,使曾聯松對書畫產生了濃厚興趣,並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終身相隨。

  曾聯松晚年深情地回憶說:“我能設計成五星紅旗,從小受美術老師金作鎬先生的啟蒙教育也很重要哩!”

  一九三三年,十七歲的曾聯松初中畢業後,帶著應用書籍到南京,在父親身邊復習功課。九月,他考入江蘇省立南京中學高中部。

  及至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爆發了青年學生愛國運動。“一二.九”運動的怒潮波及南京。
 
  “遊行去!遊行去!”曾聯松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浩大的遊行示威。幾萬人擁向中山陵,向孫中山先生“哭靈”,表示誓死反帝抗日的決心。接著,又去包圍“行政院”,萬眾齊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不抵抗主義!”“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曾聯松經過了這次學生運動,產生了更多的愛國思想。一九三六年夏天,曾聯松考入中央大學法學院經濟係。他認為如此選擇,使自己今後可以多接觸社會,了解大眾疾苦的癥結所在,尋求國弱民窮的病根,以及救治的方法。

  在中央大學求學時,除攻讀經濟學外,他還選修美學,經常去聽宗白華教授的美學理論課。這為他以後設計五星紅旗,奠定了美學理論基礎。

  一九三七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上海“八一三”抗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無法在南京上課,只得遷往四川重慶。

  二十一歲的曾聯松,與兩同學結伴而行。他的行李十分簡單,僅一個鋪蓋,一隻小拎箱。三人到了武漢,在一個小旅館裡,席地而睡,等待去重慶的船期。等了十來天,才買到船票。

  從武漢到重慶,逆水行舟,那艘擁擠不堪的輪船,沉重而疲憊的汽笛聲,直讓人心裡發毛。惴惴不安的水流,在峽谷中驚惶四散。

  憂憤,滿腔的憂憤,像一個個旋渦,越旋越急,越旋越急,猛然,撞擊在礁石上,濺起了無比的驚駭!

  奪口而出,曾聯松作《負笈入蜀》:“國破山河異,人亡四海憂。烽煙燃大地,血淚染盧溝。天下興亡責,匹夫赴同仇。溯江正負笈,直上險灘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