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浪跡天涯路幾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11:13:00  


 

  妻子項佩瑜說:“那時上海剛解放不久,夏天很熱,他晚上就鑽到閣樓上寫寫畫畫,我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每天早晨,我從閣樓上都掃出一堆剪得很亂的油光紙,有紅色的,黃色的。他這個人不願吭聲,不像有的人事還沒辦先張揚出去。直到後來中央來信了,證明了國旗是他搞的,我才知道那些日子他是在閣樓上畫國旗的。”

  熟知曾聯松的友人驚訝:“當我曉得他要設計國旗,覺得他太天真了,一國之旗怎麼會由小百姓來畫呢!可是,他這個人辦事認真是出了名的,在閣樓上搞了一個多月,真沒白費工夫,做夢也想不到,這國旗真就採用了他的設計。”

  當年瑞安中學的學生何仲麟,考上了國立上海商學院,在上海與曾聯松有密切來往。他說:“先生看到徵求新中國國旗圖案後,就向我借圓規。他雖不是從事美術工作,但對美學有過研究。由於熱愛新中國,一顆火熱的心,促使他用手工紙、圓規等最簡單的工具和材料,設計出美觀大方、寓意深遠的五星紅旗。當時報紙上很少作專題報道,先生也沒有更多的談論。一直到一九五一年的春節,先生才將全國政協獎給他的紀念刊集及獎金一事告訴了我,才知道五星紅旗是先生的傑作。我高興得直喊:‘先生怎麼今天才告訴我呀!’他說:‘五星紅旗的誕生是許多人智慧的結晶,成就並非屬於我一個人。’他真是虛懷若谷!”

  作為國旗設計者,曾聯松後來又寫了《風展紅旗如畫》,掏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有人問起,為什麼熱情洋溢地設計國旗?這是由於經歷漫漫長夜,看到曉色雲開,撫今追昔,豈能無動於衷。

  小時候,我聽家鄉父老和小學老師的傳說,說是從鴉片戰爭以來,接二連三地遭到外國的侵略,割地賠款,受盡欺壓。清政府腐朽無能;軍閥之間連年混戰;老百姓則饑寒交迫,流離失所。也曾聽到過孫中山鬧革命,共產黨救窮人等等。凡此傳聞,雖斷斷續續似懂非懂,但從中知道國弱民貧、長期苦難,於是幼小心靈開始關心祖國的命運。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十年求學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始則侵佔我國東三省(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進而把魔爪伸進華北平津,終於發動盧溝橋事件(一九三七年“七七”事件)進行全面侵華戰爭,企圖以武力吞併全中國。

  在敵人鐵蹄之下,祖國河山更加支離破碎,民族危機陷於極端嚴重,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金甌殘缺、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時候,每悲“風景不殊,舉目河山有異”,深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少同學的愛國思想與日俱增,在進步思想影響和進步力量的推動下,我先在南京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後在重慶參加學生抗日救亡活動,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但當時愛國活動不能見容于國民黨反動當局,在白色恐怖之下,橫遭打擊,更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是堅決抗日,救國救民,確是中國人民的救星。我是從關心國家民族的安危開始,逐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進而衷心愛戴,終生追隨。

  祖國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實體。愛祖國就要愛我們生於斯長于斯的遼闊國土,愛我們偉大壯麗的大好河山,愛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傳統,愛我們勤勞勇敢的億萬人民,愛我們來之不易的社會主義制度,愛我們祖國一切美好事物。

  我們可愛的祖國在黨的領導下,如沐春風,欣欣向榮。展望未來,前程似錦,萬紫千紅。象徵社會主義祖國的五星紅旗更加嫣紅壯麗,燦爛輝煌。正是江山如此多嬌,風展紅旗如畫。

  (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