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浪跡天涯路幾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11:13:00  


 
  那顆紅色的五角星,紅軍戰士帽檐上的紅五星。他當年在重慶做地下工作時,偷偷閱讀過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就留下深刻印象。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最新流行的革命歌曲,唱出了人們的心聲。

  “盼星星,盼月亮”,傳來委婉悠長的滬劇流水板,抒發著古往今來相似的情愫。

  對呀,星星,救星,大救星,中國共產黨正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表達內心感受的象徵物,這下子找到了!正是歌頌黨、歡慶翻身解放的真情流露,曾聯松畫出了國旗圖案。

  曾聯松先剪出了一個大的五角星,象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大星之後的小星,應該是幾顆呢?他想到了,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書中指出人民包括有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他就決定以四顆小星象徵廣大人民。

  曾聯松的摯友張公度,後來回憶說:“有一天,他叫我上閣樓看一樣東西,是他用油光紙剪制的國旗圖案。那五顆黃星在旗面上從左上角到右下角排列,五顆星是大星領頭,依次四星排下來。他問我怎麼樣?我說這不成了領帶了嘛,不像國旗。他見我反對,自己也搖頭了。我說,這跟進京趕考一樣,當不上狀元就是落榜。你也不是搞美術設計的,中國能人太多,你心裡要有個數。”

  曾聯松想自己不是專業畫家,僅有美術愛好的基礎,也許設計不了這麼偉大的國旗。但他手中的筆放不下來,因為他就是為了向祖國表達自己的心願。就是為了這份心願,沒有其他什麼成名成家的念頭。

  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應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孫的驕傲!

  拿起一張張草稿,曾聯松看過了又放下了。構圖不夠大氣,效果不夠響亮。他覺得不滿意。可他已經絞盡腦汁。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想喝茶,不想吃飯。

  想來想去,還是五角星有代表性。問題在於,旗面上怎麼佈局才合理,才有美感?

  夜間走遠路,要看北斗星。有一顆星最亮,其餘的小星圍繞著最亮的星。共產黨就是那顆最亮的大星,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就像圍著北斗的四顆小星。

  想到這裡,曾聯松趕快重新鋪紙執筆,重新構思,重新作畫,重新剪貼。以一顆大星引導在前,再剪出四顆小星環繞于後,像群星拱北斗。人民緊緊地環繞在共產黨的周圍,團結戰鬥,從勝利走向勝利。

  這組金星圖案應放在旗面的什麼位置呢?他反覆地在旗面上比劃,確定五顆金星恰當的位置。放在上端,重心不穩。放在中間,比較穩重,但是天地不夠開闊,視覺跼踀、凝滯。分開放,太分散,沒有凝聚力。

  當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頓覺視野開闊,旗面猶如千里之廣。五顆金黃色星居高臨下,光彩閃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燦爛而輝煌。整個圖案莊嚴而顯華麗,簡潔而不單調,雍容而具氣勢,明朗而不蕭疏。

  他終於感覺有了一個最佳的構圖方案,高興得手舞足蹈,興奮不己。

  他俯下身,輕輕移動三角板,每個小星的中心點都通過自己的一個星尖,跟大星的中心點聯成一線。這樣,就把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這個歷史結論,顯示在旗幟上。

  他把五角星設計為三原色中最亮的黃色,像朝霞一片金光燦燦,色調簡練而莊嚴大氣,也表達了中華兒女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