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日俄北方四島主權糾紛來龍去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4 10:10:45  


 
  11年後,俄國政府又派特命全權使節雷扎諾夫去日本要求通商。雷扎諾夫在日本呆了半年多,仍舊沒有打開日本的國門。1805年4月,談判失敗的雷扎諾夫憤然離開日本,並決意對日本進行報復。

  在雷扎諾夫的授意下,兩名沙俄海軍軍官率兩艘武裝船只侵入日本的北海地區。1806年10月22日,他們襲擊了日本鬆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稅務所,抓走守衛人員,搶走大米600袋及餐具、被服等大批物資。臨走時還留下一塊黃銅板,說庫頁島以後為俄國的領土。隨後,俄國人又用同樣的方法襲擊了擇捉島。

  4年之後,沙俄政府海軍部又派海軍上校瓦西里率測量隊乘艦船闖入國後島等島,登陸後被日本人俘獲。

  在此後大約40年時間內,日俄之間沒有任何官方往來,但沙俄從未放棄對日本北方領土的窺視。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在整軍計劃中,日本以中俄兩國為假想敵,擴充軍備。1894年,日本不惜以國運相賭,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就在《馬關條約》簽字的同一天,沙俄政府與德、法兩國聯合要求日本放棄占領遼東半島。日本因在甲午戰爭中耗盡了軍力,被迫屈服,沙俄也借此機會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中國東北和朝鮮。日本政府雖然借機又向中國敲詐了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但一直以此為恥辱,伺機報復沙俄。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艦隊在仁川港和旅順口對俄國艦隊同時發起突然襲擊,日俄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共動員兵力60多萬人,日軍以傷亡7萬多人的代價,全殲遠東俄軍以及俄國太平洋艦隊和遠道奔襲而來的波羅的海艦隊。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自鴉片戰爭以來遠東的政治地圖,日本作為當時亞洲首屈一指的強國獲得歐美列強的承認,而沙俄則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引發國內積蓄已久的政治危機,爆發了“1905年革命”。

  蘇俄政權建立之後,日本加入協約國干涉軍在遠東登陸,隨即染指圖謀已久的蒙古地區。1945年2月11日,美、英、蘇三國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達成秘密協定,美英兩國為使蘇聯早日對日出兵,不惜以犧牲中國為代價,同意在戰後劃分遠東勢力範圍時照顧蘇聯的利益。根據這一密約,蘇聯在戰後長期占據大連等處港口。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全殲日本作為總預備隊的百萬“關東軍”,並以承認美國人提出的以北緯38度線劃分朝鮮半島受降區的方案,準備在北海道島登陸(北海道也在北緯38度線以北)。

  為打破美國人在戰後沿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對蘇聯遠東艦隊的封鎖,蘇軍為對日作戰,長期占據了南千島群島的國後、擇捉、色丹和齒舞群島。“北方四島”問題遂成為蘇(俄)日兩國長期爭執的一大懸案。從吉田茂到森喜朗、小泉純一郎歷屆戰後日本政府,無一不把解決“北方四島”問題作為緩解蘇(俄)日關係的重要前提。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的國力已大不如昔日的蘇聯,但無論是葉利欽還是普京,在這一問題上也決不鬆口。時至今日,在外人看來日俄兩國的關係因順利達成修建“安納線”協議而步入蜜月,但若有朝一日這一工程建設成功,難免會成為日本政府要挾俄羅斯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的籌碼。工程開工之日,也許就是日本政府提高對俄國人要價之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