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日俄北方四島主權糾紛來龍去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4 10:10:45  


 
  二戰時蘇聯遵照《雅爾塔協定》 武力攻占北方四島

  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說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二戰後期,作為蘇聯出兵打擊日本的回報,蘇、美、英三國在《雅爾塔協定》中規定:“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此後,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上述領土。但日本認為,它從沒有放棄收回“北方四島”的要求。

  蘇軍決定武力收回

  千島群島(俄方稱“千島群島”,日本方面稱“北方四島”)按日本方面的說法,是指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自古有日本人在此居住生活。在18世紀時,千島群島南北兩部分屬日本和俄羅斯。19世紀,沙俄占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庫頁島)。1905年因日俄戰爭失敗,沙俄被迫通過《樸茨茅斯條約》向日本轉讓了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的控制權。

  日本在那裡立足後,不僅封閉了俄羅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閉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島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進攻濱海地區和遠東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加強了千島群島的防務,集結了8萬大軍,修築了9處機場,能容納近600架飛機,其中占守島的日軍多達2.3萬人,還得到第11戰車聯隊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戰敗前,蘇美英關於戰後日本問題的《雅爾塔協定》規定,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擇捉、國後、色丹和齒舞群島,都劃歸蘇聯。

  為了執行《雅爾塔協定》,蘇聯決定用武力收回被日軍占領的千島群島,展開了著名的“守門之戰”。

  1945年8月15日夜,蘇軍步兵第101師和太平洋艦隊奉命實施登陸作戰。戰役的關鍵是要拿下離堪察加半島最近的占守島,它有兩處完好的海軍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拿下這裡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千島群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