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日俄北方四島主權糾紛來龍去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4 10:10:45  


 
  日軍敗將心有不甘

  8月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一方面主動提出停戰,但另一方面仍在積極備戰,日軍甚至將準備撤退的兩個旅團重新展開,試圖壓迫蘇軍。但蘇軍並未受到停戰的制約,繼續向占守島縱深發展。直到當日18時,千島群島日本駐軍司令堤不夾貴中將才接受無條件就地投降,此時日軍已死傷1018人。

  8月23日,堤不夾貴中將來到占守島,同蘇軍簽訂停戰協定。他不僅是當地日軍最高長官,也是當地壟斷企業的大股東,過去他在漁汛期間可以利用手下大撈一把,而現在,他永遠失去這筆收益了。他試探性地詢問蘇軍指揮官格列奇科少將有多少蘇軍參加了登陸作戰,格列奇科故意把人數誇大好幾倍。然而堤不夾貴臉上泛出難以掩飾的失望,他說:“如果我早知道只有這麼一點水兵,我就先把他們淹死,而後再投降。”後來,堤不夾貴還痛苦地聲稱1945年8月23日是他一生中的“黑道日”。

  當時的形勢對蘇軍非常有利: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北部的日軍已繳械投降。8月28日凌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接著在9月1日又占領了國後和色丹兩島,日軍均未抵抗。攻占齒舞島的最後行動是在9月5日結束的。由於日軍均未抵抗,所以雙方均無傷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