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雄鷹折翅英雄無悔——成都軍區英雄陸航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6 13:37:56  


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的飛機執行任務歸來後接受檢修,等待新的起飛命令。新華社
  這恐怕是世界航空史上罕見的一幕。 

  一個月來,以震中汶川爲中心,在岷江、雜穀腦河兩側山高3000多米的兩條峽穀里,直升機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東西方向從映秀、汶川到茂縣四五十公里,南北方向從汶川到理縣二三十公里,常常同時有十多架直升機在峽穀中飛行。最密集的時候,一天多達上百架次。 

  在這次抗震救灾戰鬥中,成都軍區某陸航團創造了多項第一: 

  最早出動直升機,前往震中勘察灾情;最早開辟到映秀、汶川、北川、茂縣的空中“生命通道”,將食品、藥品送到群衆手中,運回重傷員;最早運送通信分隊及設備飛抵汶川,使汶川的通信得以恢複…… 

  截至6月10日,他們共緊急飛行1848架次,飛行1542小時,搶運傷員1126人,轉運群衆2171人,運送救灾物資619噸,創造了我軍陸航史上超强度、超氣象規定飛行的最新紀錄。 

  5月31日14時56分,這個團的邱光華機組,在運送受灾群衆途中,因峽穀中局部氣候瞬間變化,突遇低雲大霧和强氣流不幸失事,5名機組人員壯烈犧牲。 

  6月10日,胡主席專門作出批示:“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的同志們急中央之所急,辦受灾群衆之所需,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頑强奮鬥,爲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們要學習他們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爲奪取抗震救灾全面勝利而努力奮鬥。” 

  6月14日,胡錦濤主席簽署命令,授予成都軍區某陸航團“抗震救灾英雄陸航團”榮譽稱號。 

  起飛,向著震中起飛 

  5月12日14時28分,正在宿舍午休的陸航團飛行技術檢查主任、藏族特級飛行員多麽秀被强烈地震震醒。有著30年飛行經驗的他,一把抓起飛行圖囊,拔腿就往飛行訓練中心跑。人還在半道,團作戰值班室的電話就打到了手機上:“震中在汶川!馬上准備起飛!” 

  到了訓練中心,團政委張曉峰正在主持召開緊急黨委會。5分鐘後,黨委决定:啓動應急預案,全團進入緊急狀態,副團長薑廣偉和參謀長楊磊准備首飛。 

  這時,機務大隊大隊長梁晋率領數百名機務官兵,跑步進入機場,迅速展開機務准備。 

  14時43分,飛行技術檢查主任多麽秀抬腕看表,震後15分鐘,所有機組搭配、航綫劃分、機組協同分工完畢。停機坪上,全部直升機完成一切准備,進入待飛狀態。 

  排在第一梯隊的是參加過雲南瀾滄耿馬地震、西藏那曲雪灾、南方抗擊冰雪等數十次搶險救灾任務的老機長邱光華、陳遠康、餘德文、南卡爾甲…… 

  16時,軍區作戰值班室下達命令:立即起飛,勘察震中地區灾情! 

  此時,雨一陣緊似一陣,能見度越來越低。 

  16點28分,副團長薑廣偉、參謀長楊磊冒雨駕機起飛,兩架直升機撕開雨幕,飛往都江堰上空。 

  透過機窗他們看到的是滿目瘡痍。房屋大片倒塌,街上擠滿了人,車輛擁堵。越過市區,順著岷江飛行,雨霧愈加濃密。薑廣偉已經看不清前面楊磊的飛機,爲避免兩機相撞,他只能用無綫電通知楊磊,要他返航在都江堰上空盤旋,自己則駕機繼續往前飛。 

  飛到紫坪鋪水庫上空,薑廣偉連續盤旋了4圈,察看水庫大壩是否受損,幷及時將情况向地面報告。隨行的政治處幹事把山腰倒塌的民房和被塌方堵斷的公路一一拍攝下來。 

  薑廣偉一次次往北飛,試圖找到進入汶川的口子,終因雨霧太大被迫返航。飛機剛一落地,他們拍攝的資料就被等候在機場的軍區作戰參謀取走。 

  此時,天色更加陰暗。爲了盡快查明灾情,陸航團再次命令副團長李翔、飛行技術檢查主任多麽秀冒雨起飛。飛行15分鐘後,終因氣候惡化,不得不返航。 

  5月12日那夜,飛行員們無人入眠,等候氣象好轉。 

  5月13日,雨還在下,霧還在彌漫,陸航團緊急起飛28架次,迅速查明了北川、青川、綿竹等大部分震區的灾情。但由于雨大霧濃,雖經8個架次4個波次的突擊,仍無法飛至已被確定爲震中的汶川縣縣城。 

  14日7時48分,連日的雨剛停,參謀長楊磊再次駕機,率兩架直升機向映秀鎮突擊。 

  越過山峰,順著岷江山穀終于飛臨映秀鎮上空。但更大的挑戰是,衆多的水電站使映秀鎮到處是密如蛛網的高壓電綫,震後的廢墟上很難找到一個可供著陸的開闊地。飛機在映秀鎮上空盤旋,他們一面向指揮部報告灾情,一面尋找著陸點。盤旋50分鐘後,終于著陸成功,將首批救灾物資送達震中,隨即搶運出17名危重傷員。 

  同日9時06分,團長餘志榮率三架直升機飛往汶川縣城,在高山深穀左旋右轉,終于到達縣城上空。餘志榮的家就在汶川,地震當天與家人失去聯系,父母和5個弟妹生死不明。但他仍保持著堅强和鎮定。他發現,最理想的著陸點汶川中學操場上,已經住滿了受灾群衆。他冷靜地盤旋尋找,超低空穿越高壓綫,將飛機降落在一個不足50平方米的河灘上。 

  人群中,立刻響起“解放軍的直升機來了”、“共産黨萬歲”的歡呼聲。 

  挑戰極限,爲了搶救生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