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永遠的焦裕祿》:鏗鏘懷深情 音樂頌公僕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9:30:48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 “走去哪里?你種下的泡桐說,走進綠色里。走去哪里?你挽住的河流說,走進蔚藍里。走去哪里?你治好的風沙說,走進明淨里……”

  日前,武漢音樂學院原創交響樂《永遠的焦裕祿》,在河南省蘭考縣焦裕祿幹部學院奏響,用音樂表達對這位“人民的好公僕”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並由此啟動全國巡演之路。

  早在1966年,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交響樂團師生就集體創作演出了交響詩《焦裕祿頌》,次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錄制出版發行。

  “2022年,創作團隊重新組織創作了交響樂《永遠的焦裕祿》,體現了武漢音樂學院打造精品、弘揚紅色音樂文化的藝術追求,以及培根鑄魂、提升立德樹人實效的辦學宗旨。”武漢音樂學院校長高雁表示。

  整部作品由序曲《我問星空你走去哪里》、第一樂章《英雄意氣》、第二樂章《焦桐成雨》、第三樂章《只此沙丘》、第四樂章《霽月追思》、第五樂章《魂飛萬裡》、終曲《初心使命永恒永遠》構成,講述了焦裕祿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長笛演奏家徐戈教授說,在作品排練期間,東方交響樂團的老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工作,仍堅持參與樂團每周的排練,並主動加排,這就是對焦裕祿精神的感悟與傳承。

  “正式演出的時候,焦裕祿同志帶領人民治沙的畫面總是不停在我腦海中浮現,那一刻我只想將每個音符準確表達出來,通過音樂的方式去講述焦裕祿艱苦奮鬥的一生。”管弦系研究生團支部書記鐘懿深有感觸。

  在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黨總支弦樂教師黨支部書記段靜看來,這次來到蘭考,實地學習焦裕祿精神,讓大家對音樂作品更有敬畏之心,也提升了學生對音樂演奏、音樂表現的理解,讓學生深刻理解音樂呈現的不僅僅是音符,更是人心,從而更好地將專業所學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項目負責人、武漢音樂學院原校長胡志平表示,音樂學院的學生來蘭考用音樂為當地觀眾表現焦裕祿精神,同時也在這里隨民眾實地學習焦裕祿精神,這是一種寶貴的藝術實踐和精神傳承。

  融入無限深情的音樂創作,不僅打動了聽眾,也贏得了行業專家的認可和稱讚。

  國家藝術基金監督專家、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有限公司原副院長羅怡林表示,《永遠的焦裕祿》創作團隊對作品篇章有著合理的結構性安排,樂團整體演奏水平高,歌曲情感表達與作品和聲語言體現出時代的印記,是一部溫暖的作品。

  “作品具有創新性,既有向上的高度,也有向下的深度,焦裕祿事跡的展現極具溫度。”國家藝術基金監督專家、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原副館長周曼麗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