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著110年歷史的複旦大學陷入了“抄襲門”醜聞,5月27日校方發布形象宣傳片《To My Light》,時長5分鐘的英文短片從一名女試飛員的視角出發,漫游複旦校園。相比以往常見的文稿式的宣傳片,宣傳片的拍攝頗具創意,上綫之初贏得叫好聲一片,但是很快就有網友指出,該片與東京大學2014年宣傳片《Explorer》極為相似,質疑存在抄襲可能。對此,校方先是否認,回應說該片制作過程是“獨立的”,但在28日就將該片撤下,隨後換上與之風格迥異的新宣傳片,31日上午複旦校方又公開發文致歉,表示“傷害了感情”,并將啓動相關調查和追責,對事件嚴肅處理。
其實,一個學校宣傳片原本是要給整個校慶活動錦上添花的,可沒想到事與願違,卻給學校添了不少的堵。涉嫌抄襲的還不僅僅是被撤下的測試版的宣傳片,連新上綫的完整版宣傳片也被指在片尾部分與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宣傳片極為相似,而且校慶logo也與蘋果公司的Touch ID圖標幾乎可以完全重叠。撇開抄襲的因素,如果單看宣傳片和校慶logo本身,都算得上可圈可點,國際範兒十足,在創意上很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與百年名校的身份相匹配。可偏偏是這最寶貴的創意卻是通過“抄襲”而來,有網友稱,連一個幾分鐘的宣傳片都是抄別人的,那還有什麼是自己的呢?也難怪廣大複旦校友自稱感覺抬不起頭。
有人說,抄襲不是創新的敵人,而往往是創造的一個組成部分,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學習借鑒,再創新進步。當有著“學習借鑒”的充分理由時,抄襲仿佛一下子變得有了積極意義。如今不少地方遍地開花的山寨產品就是一個證明,汽車、服裝、電子產品、電影、快餐,甚至整個歐洲小鎮,幾乎所有能想到的東西都能找到相應的山寨版。有人說,山寨也并不是完全的抄襲、模仿或者複制,也融入了山寨者的智慧,多多少少會對被山寨作品進行改造和創新,就像這次複旦宣傳片的制作人所解釋的,他們只是“比較多地參考了東大短篇的叙事方式和表現手法”,短片中也有“東大宣傳片中沒有的”。然而,這樣的解釋還是缺少說服力,畢竟在原版面前,山寨版永遠也直不起腰來。因為這樣的創新不能算真正的創新,而是一種“偽創新”。
近年來,頻頻發生在高校的學術抄襲行為每每都會引起人們的極度憤慨,折損著高校的學術尊嚴,而這一次宣傳片創意抄襲所折損的恐怕就是高校的品格了。高校是社會文明的一面旗幟,守護著文化的品格與氣節,即便我們身邊再多赤裸裸的抄襲和無節操的“借鑒”,人們仍然希望在象牙塔中保留一片淨土,以便培育出充滿創造力的種子,重塑出我們社會未來的希望。當然,更希望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形成共識,在教育、引導和監管上多下功夫,讓越來越多的原創受到保護和支持,讓我們有一天能徹底與山寨、抄襲這些字眼說再見。(來源:每日新報 作者:楊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