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問題疫苗事件既要查處,也需反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4 23:42:30


警方抓捕龐某衛現場
  山東省問題疫苗事件進一步發酵,在一些嬰幼兒及少年的家長中引起強烈不安。22日一篇3年前的記者調查報道“疫苗之殤”和另一篇針鋒相對的文章“‘疫苗之殤’切莫弄假成真”同時火爆互聯網,都引來大量支持者,但也讓很多人有無所適從之感。

  新華社21日晚間發布消息,食藥監總局、公安部、國家衛計委三部門發布聯合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涉案產品處置和案件查辦工作,嚴肅追責查處。22日的消息顯示,最高檢已將此案作為掛牌督辦案件。

  然而輿論一時恐難平息,人們的不安乃至部分人的恐慌也大概做不到迅速消除。這樣的情緒應當得到理解,它們未必符合理性的標准,但卻很真實,是社會管理者必須面對、正視的。

  當下一些人在微信朋友圈裡表達對國產疫苗的不信任,主張有條件的應帶孩子去香港或國外接種疫苗。但除了少數家庭可以真那麼做,多數人恐怕只能以此發洩一下焦慮,最終還得依靠國內疫苗接種體系。

  這起疫苗重案最早於2015年4月被執法部門查出,但事情直到今年2月才被全國性大媒體突出報道出來。接下來的後續報道顯示,那批價值5.7億元的疫苗共銷往18省市,而對它們的追回以及已被使用情況等進一步細節則至今不清楚。很多這期間接種過疫苗孩子的家長感到不踏實,一些衝動乃至激進的質問得到響應也就很難免了。

  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的確值得反思。無論事件處理還是相關報道都顯然有比實際節奏加快的空間,幾個部門近日針對實際情況發了督促工作的通知,但應當說那些通知對公衆來說還不够解渴。它們更多是對所屬部門的工作要求,雖經報道,但對公衆關切的針對性回應不足。這個時候大概應有幾個部門了解情況的官員舉行聯合記者會,直接回答輿論最急迫了解的問題。

  幾乎可以肯定,社會上圍繞問題疫苗的不安乃至驚慌有些過度,這往往是出現此類食藥安全事件時的規律。解決這一問題依靠輿論的自身調節是做不到的,只有政府方面采取精准的補救措施才可能實現。

  按道理說這起問題疫苗事件不應該有當前的發酵程度,官方接下來應當做的是,一要切實控制、消除這批疫苗的實際損害,完成相應的追責和依法懲處,推動健全監管體系。二是要讓公衆相信整個處理過程的真實性,恢複人們對國內疫苗可靠性的信心。

  這時候恐怕需要有具體的官員協同專業人士站出來,以他們的真誠、責任感帶動輿論,使政府全面認真處理此事的決心具象化,因為機構和通知對公衆來說畢竟有些籠統。讓“機構”與“輿論”的互動變成人與人的直接溝通,效果可能更好。

  令我們非常高興的是,在本文於昨晚已寫就、報紙即將付印時,中國政府網在約23點發出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嚴肅問責,絕不姑息。我們相信,李總理出面表態做批示將帶來重大鼓舞,這起事件很可能迎來轉折點。李總理給相關的官員們做出了榜樣。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這些年的長足進步有目共睹,中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就是最有力的證明。然而富裕起來的中國社會形成越來越龐大的中產階層,他們對安全的關切正歷史性地朝著發達社會的標准逐漸看齊,從而使社會治理感受到“永遠差那麼一步”的壓力。

  各種抱怨注定會層出不窮,好了人們會要求更好。政府方面或許不需對輿論的這些“消極面”過於擔心,它們其實也是中國社會積極和有進取心的表現。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從來都問題叢生,但與外部大多數社會不同的是,隔幾年回頭一看,我們總會發現自己前進了。(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單仁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