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疫苗事件對公衆信心衝擊不可小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4 23:38:52


現場查獲的疫苗
  問題疫苗事件對人們信心的衝擊不可小覷。疫苗從生產到經營和運輸再到接種,都有嚴格的規定,并有相應的監管機構。但此案中經營和運輸的一長串中間環節都嚴重違規,監管幾乎形同虛設,案發後相關部門沒有采取足够強大的斷然措施減少損失,媒體在很長時間裡沉默,這當中有多個環節都沒盡責。對於那些有接種疫苗需要的家庭來說,這幅圖景的確讓他們有些沮喪。

  現在各個部門已經行動起來,但這是在大量公衆通過互聯網表達強烈憤慨後出現的。這看上去是國家的一次應急行動,而并非常態化的機制反應。因此這次危機注定要留下一道負面的烙印。

  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已經取得歷史性進展,世衛組織在部分輿論宣洩的高潮中站出來,肯定中國擴大免疫規劃使用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認為中國通過接種疫苗已經消滅了脊髓灰質炎和新生兒破傷風,并鼓勵中國的父母繼續通過常規的預防接種來保護兒童。

  我們相信,包括世衛組織公開傳遞不正確儲存的疫苗將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幾乎不會引起毒性反應的信息,都是負責任和客觀的,是為了減少公衆的恐慌,保護中國業已建立起來的免疫體系。

  但是一些家長通過這件事情對國內免疫接種的安全性產生擔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恐怕會有更多人動去國外或者香港給孩子接種疫苗的念頭,琢磨這樣做的可能性。

  因為中國出現了大量中產階層,還有很多富裕家庭,他們對安全性的要求已同發達社會裡所能達到的標准無異,不接受家人健康領域的任何風險。在中國的大中城市,主流家庭對食藥安全問題已經產生強烈的集體敏感甚至焦慮,而我們的食藥安全治理水平顯然與他們的要求存在距離。

  中國說到底仍是發展中社會,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在很多領域都還存在,食藥龐大體系從業者的素質亦參差不齊,能壞一鍋湯的“老鼠屎”一時難絕。不能不說,中國食藥的健康發展面臨一個瓶頸。

  用實際碰上“有毒食藥”的低概率,以及即使倒黴食用了問題食藥“後果也未必那麼嚴重”來安撫當下的城市中產階層,是做不到的。無論多難,中國必須朝著食藥安全實際水平和信譽度的不斷升級堅決前進。

  在這個社會目前的確做不到食藥“零事故”(西方也未必做得到)的情況下,政府處理食藥公共事故的態度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政府把食藥安全當做重中之重,反應迅速,不隱瞞,對涉事環節嚴厲處罰,追責毫不留情,就能最大限度地挽回公衆的信心,將事件的損害限定在其所牽涉的局部環境內,不造成擴大化的次生損失。

  政府的這些行動應盡可能是自動彈射出來的機制性反應,輿論的調查發現只應提供綫索,而不應等著它們發酵成迫使這種反應激發出來的決定性外力。如果輿論監督一定要形成強大壓力才能管用的話,那麼即使政府後來做了補救措施,輿論的不滿也會保留長久的記憶。

  當食藥安全事故發生後,人們對整體情況的擔心通常都會比真實情況更加嚴重,個案會被一些人當成普遍情況。也會有人故意誇大問題的危害,甚至熱衷將它們政治化。因而通過有效的輿論方式安撫人心是必要的,比如這一次世衛組織站出來說話,效果就比較好。

  然而在解決輿論問題的同時,有關政府機構不應感到委屈,尤其不能認為危機是“輿論沒搞好”所致。有關機構堅決而果斷的行動是第一位的,它們須是輿論施不施壓都一定會做的,而不是給輿論看的。中國問題多誰都知道,但是監管機構如果竭盡全力了,人們就會多一份信心。(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