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巴鐵疑雲:莫讓創新成為斂財代名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15:05:22


  近日來連續被熱炒的立體巴士“巴鐵一號”被媒體質疑其實用性,并且其項目背後掛鈎的問題不斷的理財公司,被曝已經在出售捆綁了“巴鐵”項目的投資理財產品。有媒體披露,打著創新旗號的巴鐵,實為變相斂財的“大忽悠”。

  這一話題也引發了公衆的熱議。輿論對“巴鐵一號”的質疑聲不斷,但也有網民肯定了其創新的一面。而對於其背後可能涉及的斂財騙局,網民則表示必須抵制。

有創意但實用性存疑

  據媒體報道,美國其實早在1969年就構想過類似於“巴鐵”的概念,但因為實用性存在很大問題而擱淺。因此,不少人質疑“巴鐵一號”的實用性。

  網民“Langhorne-L”說:“這東西不靠譜就擺在那裡啊!限高,轉彎半徑,過十字路口,過立交橋……到現在都沒有合理解決方法,怎能盲目吹捧?”。網民“不再見一百遍”也認為,巴鐵項目各方面問題都很多,不只是技術上,如果真的是一個創新的實事,那也說明建造計劃不成熟,設計工作人員不合格。

  不過,盡管巴鐵在目前多數城市并不實用,但也有網民表示了對創新的支持。

  網民“慢慢的德瑪西亞”說:“看到實車,確實覺得也不實用,太低了,高一點的車過不去,做太高城市裡很多橋又通不過,所能到達的區域地方十分有限,即便是真的,也不是很看好這個產品,創意還是蠻不錯的,為這個創意點個贊。”

  網民“戒貪戒躁銘於心”說:“這‘貨’要真上路有太多的配套工作要做,支持創新,但必須經得起檢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