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空中巴士”能否開進現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8 14:59:09


體驗者在“巴鐵1號”試驗車車廂內部參觀。
  8月2日,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啓動綜合試驗。

  “空中巴士”是一種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設計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采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按照設計理念,這種“空中巴士”是向高空要資源,可以大大提升道路的利用效率。

  但質疑聲也同時出現,還有媒體稱,“空中巴士”疑是一個理財騙局。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空中巴士”的理念雖然先進,但也有很多缺陷,想開進現實,必須先過“三關”:

  一是行車條件關。“空中巴士”需要專門軌道,車體高度通常4米以上,寬度也不小,那麼就難免存在建設問題,包括建設成本、道路資源要求;同時存在運行環境與保障的問題,“空中巴士”該如何適應中國複雜的路況?包括限高架調整,城市立交橋高度是否妨礙,各種電綫、電纜架設高度是否衝突等等。

  二是行車習慣關。現有的行車習慣,人們的交通法規意識、交通規則要求等,明顯都不利於“空中巴士”的推廣應用。比如可能會存在其他車輛騎壓軌道的問題,阻擋其他車輛視綫的問題,本身較高的貨車、大客車占用專用車道的問題等等。

  三是確保安全關。“空中巴士”必須正視的無疑是安全運營與保障。作為城市中與其他車輛共同行駛的車輛,“空中巴士”滿載1200人,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如何避免傷亡慘重?一旦發生火災等意外事故,如何保證上千名顧客安全、快速地逃生?

  做為一種新生事物,“空中巴士”有其優點,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顯。即使在個別地方試點成功,能不能在其他城市投入使用,依然需要客觀理性、因地制宜地考證。對它的前景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跟風建設、一擁而上。(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劉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