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別高估了日本“工匠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17-10-18 16:10:43


  最近,日本鋼鐵企業“神戶制鋼”爆出產品證明有假,存在偽造強度和尺寸數據等情節。神戶制鋼是日本第三大鋼企,其產品除了供應本土汽車制造商,還供應給日本新幹綫動車、英國高鐵、美國波音飛機公司。事件傳出,輿論一片嘩然。

  從去年三菱公司爆出“燃效門”事件,到今年的日本高田公司因“問題安全氣囊”事件宣布破產,再到如今神戶制鋼造假事件,這已是第三家信譽卓著的日本大企業爆出質量醜聞。

“工匠精神”并非一直是日本代名詞

  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日本企業不是以質量過硬著稱嗎,怎麼會連續發生這種事情?

  日本是“工匠精神”的發源地,他們的技術人員一直以精益求精著稱。據說專注認真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但是為何在這些企業身上,卻看不到所謂的“工匠精神”呢?

  其實,我并不認為日本人在制造產品方面,有什麼特殊專注於質量的民族禀賦。那完全是一種神話。正如很多人贊美德國人那樣,說他們如何死板認真、重視質量,但這些傳說都經不起歷史驗證。

  19世紀時,“德國制造”并不像今天那樣是質量過硬的代名詞。這個稱呼最開始源於英國人。他們把從德國進口的仿造低質的產品,統一打上“德國制造”標簽,以此保障本國商品的信譽。“德國制造”一開始是價格低廉、質量低劣的代名詞,那時候,也沒有人把“認真、嚴謹”這些標簽,和德國人聯系在一起。當時的工業強國是英國,收獲了普遍贊美的是英國人。

  日本工業崛起初期,也是笨拙的模仿者。“日本制造”一開始代表著質量低劣,當時日本有識之士經常批判本國產品,說日本人只會模仿、粗制濫造。

  日本制造成為質量可靠的代名詞,是非常後來的事情。至於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工匠精神”,則是從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發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