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獵鷹重型”探索太空啓示民企參與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23:48:11


  世界上最強大運載火箭“獵鷹重型”日前在美國成功發射,在約10萬人的現場“圍觀”下,“獵鷹重型”攜帶著一輛紅色的特斯拉電動跑車飛往火星,開始了它在茫茫宇宙的開創性探索。相比以往的宇宙運載火箭,這一次升空的這種運載火箭推力大、可回收,因此,在它的發射取得成功後,市場輿論普遍認為它將重塑重型運載火箭行業的市場格局。

  說起航天探索,人們總認為它是各國間實力的競爭,由於航天事業的投入巨大,回報則遙遙無期甚至很難有回報,因此很難運用資本運作的一般規律來推進航天開發。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航天領域的競爭基本上是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其成果也歸為國家榮譽。而在90年代初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雖繼承了蘇聯的航天成果,但在航天領域基本上不再有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導致美國在這一領域長驅直入,一枝獨秀。但是,即使是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盡管它在宇宙探索等方面仍舊有新的發現,但由於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經費嚴重不足,載人飛行等高風險項目基本上也已經停滯。

  在NASA遭遇瓶頸之時,這一次“獵鷹重型”成功上天,卻是由美國一家民營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完成了自行研發、自行制造設備和自行發射的整個過程。它證明,民營企業只要有足够大的實力,也完全能够進入航天領域并有所作為。多年來,SpaceX在航天領域的探索從未停止,它雖然是一家私人公司,實力卻堪比國家航天機構,去年,美國全年完成太空發射29次,SpaceX一家就進行了18次,而且無一例失敗,說明它在航天領域已經掌握了尖端技術。SpaceX的成功,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航天領域,打破對它的神秘感,吸引更多的民營機構進入,推動這一領域取得更新的發展。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民營資本具有“唯利是圖”的天性,對於像太空探索這種前景很難確定的投資,向來不會感興趣。但是,我們在認識這一點的時候忽視了另一點,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追求,這種追求伴隨著人類的整個文明發展史,一些事業有成的民營企業家,出於對太空探索的個人愛好,更願意投入到這種開創性的事業中,而他們在擁有了足够雄厚的財力以後,其資金運用不像國家投入一樣需要層層審核,更能提高效率。像SpaceX對太空探索多年的大資金投入,沒有其老板馬斯克的堅持,是不可能完成的。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投入到太空探索這一事業,還能收到比國家投入更好的效果。此次“獵鷹重型”的研發投入只有5億美元,而且火箭能够回收後重複使用,這與SpaceX作為一個企業具有精打細算的精神是有直接關系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