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取消社會撫養費,順應現實與民心之需
http://www.CRNTT.com   2021-07-27 22:11:32


  征收多年的社會撫養費,終於要退出歷史舞台了。據新京報報道,7月20日,《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對外發布。《決定》在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中提出,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鈎。消息一出,引發強烈反響。

  取消社會撫養費,無疑是我國生育政策嬗變的標志性節點。在“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背景下,取消社會撫養費既對生育政策包容性做了注解,也呈現了風向標式意義。

  生育政策,關乎民生,茲事體大,其沿革當順應規律,也照應人心。而社會撫養費的取消,就順乎理也合乎情:於理而言,社會撫養費本就是階段性生育政策的產物,如今已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於情來講,在三孩生育政策出來後,很多人就擔心社會撫養費的存在會反向掣肘其生育提振效果,現在這筆費用取消,許多人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

  以行政性收費替代行政罰款,作為限制生育意願的經濟措施,社會撫養費“調節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環境,適當補償政府的社會事業公共投入”的功能性以往確實得到了發揮。

  但很多“時代產物”的合理性根基,總會被“時過境遷”所撼動。如果說,早年社會撫養費征收標准不統一、去向不明晰等問題的出現,還可以通過《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修訂去解決,通過統一征收標准、規範征收主體、增加征收程序并進一步明確“收支兩條綫”去治理,那時至今日,社會撫養費的功用跟生育政策指向性已難以兼容。

  從形勢上講,取消社會撫養費是優化生育政策的應有之義。今年5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就提到,數據顯示2020年出生人口約為1200萬人,此外,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處於較低生育水平。這已是我國出生人口連續第四年下降,再考慮到生育率“跌跌不休”趨勢難逆,國家生育政策與之對應地呈現了越來越包容的態勢,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到修改“超生即開除”規定,再到全面放開三孩等,其脈絡已相當清晰。取消社會撫養費,與之一脈相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