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天宮”織造中國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30 15:46:14  


 
  不可否認的是,發射空間站不但需要更高更精確的技術,還要求有更大型號的運載火箭,如今我國正在研製“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到2014年左右能夠上天,也能夠把20噸的空間站核心艙送上太空。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太空計劃問題專家約翰遜•弗里斯對中國的“天宮”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曾評論道:“有些人將這比作我們美國的‘雙子星座計劃’(美國於1961年—1966年實施的系列載人空間試驗,其中軌道會合和對接試驗是重要組成部分)中所採用的技術,但我們是通過人來完成的,而中國如果能通過機器人來完成,這將是一大技術進步。”

  針對“天宮一號”的發射,日本同志社大學大學院小型人工衛星開發研究科教授佐佐木和可緒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也強調,中國的宇宙航天開發計劃彰顯了國家實力。他說,在美國宣布削減宇宙研究計劃預算後,中國肩負起了為人類探索太空奧秘的任務。

還看今朝

  相對於美國和俄羅斯,我國的載人航天起步較晚。美國40多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中國現在僅僅實現了繞月飛行;國際空間站早在1993年就完成了設計並進入實施階段,中國的“天宮一號”才剛要出發;國際空間站重達400多噸,而2020年的“中國站”才只有60噸。但無論如何,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在載人航天領域,中國依舊是個不容小覷的後起之秀。

  “當年我們第一顆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上天時,正是蘇美兩國搞載人航天競賽,競爭很激烈。在我國具備進入太空能力之後,當時也考慮要搞載人航天。1971年4月中央同意搞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叫714工程。那時候的飛船名字叫‘曙光一號’。但確實面臨許多技術難題,我們久攻不下。”談到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時,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如是說。

  “原因在於,我們的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和財力物力都達不到要求。因此當時周恩來總理就講,我們不跟蘇美兩個大國搞載人航天比賽,我們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就是搞應用衛星,它能夠解決天氣預報、通信等老百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於是在1975年,714工程下馬。現在看起來,這正是中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走了一條正確的航天發展道路。我當時也從搞飛船的隊伍中轉到搞通信衛星的隊伍中。”

  到1986年,中國已發射不少衛星,同時國家經濟狀況也有發展,而世界高新技術發展很快。當時,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4位老科學家聯名提出發展高技術建議,說整個世界發展形勢很快,中國也具備一定條件,要著手搞新的技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